孔明灯的原理 孔明灯的原理及制作过程
孔明灯笼原理:球是靠热空气体的浮力升起来的空。孔明灯笼的蜡烛点燃时,由于热膨胀空气体会从“灯罩”中流出,使得孔明灯笼内部空气体的密度小于外部空气体的密度,所以充满热空气体的孔明灯笼就会飞起来。
孔明彩灯介绍
孔明灯笼是中国传统的祈祷习俗。人们点燃并放飞孔明灯笼来祈祷。孔明灯被称为孔明灯,因为据说孔明灯是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
诸葛亮在平阳被司马懿围困时,全军不知所措。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把风向计算清楚,命人拿来几千张白纸,糊成无数个灯笼,然后借着烟向上的重力把它们拿起来空。小灯笼一盏一盏升起,营中将士高呼:“诸葛先生坐天灯突围!”。司马懿居然信以为真,领兵追赶天灯,诸葛亮得以逃脱。后人把这种灯笼称为“孔明灯”。
孔明灯笼的制作过程
1.将三张薄薄的白纸粘贴到一个顶部密封的圆筒中。它的周长是225厘米,高约90厘米。
2.绑一个宽1cm,厚0.1cm,周长约220cm的圆,底部绑两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
3.将竹圈放在圆柱体底部,使两者边缘近乎重合,用浆糊粘好。
4.用竹片扎一个小圆圈,直径约15cm,周围缠上10g左右的脱脂棉作为烧心,然后挂在两根铁丝的交叉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