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读书方法以及它的好处

变矩器2022-07-29  7

传统读书的方法和意义 传统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解析

1.在传统中国,关于如何读书的讨论一直很多。其中,朱的《朱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代学者的读书指南。程《元代读书年谱》以此为基础,进而演化出徐、乔的五经阅读法、周永年的先读书阅读策略等。和前现代社会的各种事物一样,读书的方法也从古代到现代发生了变化。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中国,古代人并不像现代社会那样通过读书来获取新知识。如果仅从知识量来看,当时的总量并不大。《论语》第一章讲的是“边学边学”,这里的“学”是指自己的觉悟和觉醒,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界的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当成“背字背章”来求名利,认为这背离了读书的初衷。朱子反复主张读书要“兼容并蓄”,读书要使人“回归自然”、“学大人之术”、“经世致用”。所以,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政教体系中,特别注重如何读书,也就不足为奇了。

2.南宋人陈善曾在《新僧传》中对读书方法作过精辟的总结:“要懂得入书出书。当你开始要求什么的时候,你应该总是要求什么。善良,这是书法。用透了,这就是书法。”“博采众长”,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那样,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脉络和个人性格,从而做到“友善”,真正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意图,向古人学习,纠正自己的言行,以诚为本,以诚为本,以修身养性,进行自我治理,从而读好书。如果你只是读了,却不知道怎么用,成为文字的奴隶,最后只会落得“两条腿的书柜”的称号。这不是一个好读者。“用透”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语境,对所读的书进行彻底的消化,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世界进行仔细的审视和区分,认清现状,对所读的书进行消化,这样阅读才能取得实效。

3.王国维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说“诗人必须在宇宙生命的内外。融入其中,这样你就可以写出来;与众不同,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它。入之,所以怒;没想到,就高了。”王国维的说法是从美学的角度,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4.在这个“入”与“出”的过程中,一个学者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一个无根的空谈者。他虚心游泳,然后“学习,质疑,仔细思考,明辨,服从”。阅读的过程是读者所读的书与现实不断对话和阐释的过程。读者“进入其中”,体验原著的精神,吸收书中的营养,同时能够“超越它”,应用于世界各国。在这个过程中,读者自身狭隘的人生体验得到了扩展,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同时,为了改变现实,需要对书籍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和改造,从而将自己当下的生活和文化注入到古籍中,使古籍具有生命力,成为改造现实和规划未来的参考。

5.这种读书方式具有鲜明的儒家特色,贯彻了儒家强调的“成人之学”、“经世致用”的思想,也对应了孟子提倡的“穷则独善其身,富则济世”的社会存在方式。明代从小学(明代称社会科)到科举为官,都以朱的《四书章句注》为教材,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证先见、考古教、尊所听所知、行所知”的过程。从小你就开始反复训练,“每天让自己的心沉浸在义与理之中”。长大后自然能达到“心回正”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9403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