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庚日

五道梁2022-07-27  8

庚日计算公式 庚日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日的公式:日以支为标,则有第七个“庚”字从天而降的一天。“三庚子”就是遇到三个“庚子”,第三天是第一次。因为有10个天干,所以每10天就有一个庚子日,如庚子日、庚寅日、陈赓日等一年中的365天(闰年为366天)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一个庚子日,明年不一定是庚子日。

中国古代用天干和地支相结合的方法记录时间。天干有10个,地支有12个。通过搭配天干地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杂交60次,即60个花甲子。

天干数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人、鬼。

地支的数字是:子、丑、寅、卯、辰、巳、午、卫、申、酉、戌、亥。

三伏分为:首伏、中伏、末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第一个秋天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第二个秋天的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一个秋天的第一天。

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各10天,仲夏的日子不固定。从夏至到初秋,仲夏日为10天,盛夏日为20天。v,是夏天的意思。从夏至开始,昼夜漫长,炎热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人们常用“热在三伏”这句话来形容盛夏的气候特征。这一理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朝,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伏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9155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