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大雪节气是什么意思
节气表示开始的时间和强降雪的程度,意味着气温会逐渐下降,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会逐渐增多。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每年公历12月7日或8日,太阳经度达到255度。此时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河流都会结冰。
人们常说,“薛瑞兆丰年”。严冬时积雪覆盖大地,使地面和农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而降得很低。冬季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满足了春季作物生长的需要。另外,大雪是“进补”的好季节。冬季进补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畏寒现象。
大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最低气温降至0℃或以下。在强冷空气体锋与冷暖空气体相遇的地区,会降下大雪甚至暴雪。在南方,尤其是广州和珠江三角洲,仍然有茂盛的植被,这与北方的气候有很大的不同。在南方,冬季气候温和,很少下雨和下雪,尽管有雾,很少下雨和下雪。一般来说,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无云的夜晚或部分多云的清晨,气象学上称之为辐射雾。
大雪中最常见的就是降温。据统计,我国寒空气最严重的月份是11月。严寒空气过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平均气温在-20℃到-5℃左右,南方还会有霜冻。严寒空气体经常会带来降雪或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