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惊蛰节气是什么意思
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阳历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经度345度。
发臭意味着天气变暖,春雷开始响起,唤醒了蛰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虫。
在古代,它首先被称为“启智”。到了汉代,为了避讳汉高祖刘启,改为景芝。唐朝有过短暂的恢复,然后景芝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古代有“被蛰吃梨”的习俗,祭祀白虎以化解是非,盖鼓皮,“打小人”以驱除厄运。
蛰的节气在农忙时意义重大。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非常重视蛰的节气,把它作为春耕的开始日。
农业谚语“到了觉醒节,锄头不停歇。”这意味着农民在被蛰后开始在田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