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目标。对于立体化的课程目标,不一定要写在教案里,而是要把它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用通俗的形式或者问题来讲。学习目标要适度,可操作,可检测,学生看到目标就知道做什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2.自主学习。过去,老师习惯先教后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假设是:这堂课是新的,学生对这些知识一无所知,所以教师要从头开始。学生真的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吗?其实只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条件,给予科学的指导,大部分学生是可以自学课本的。
3.合作探索。老师不要急于回答学生自学不了的问题,而要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学生合作组织应分为小团体和大团体。首先是两个人的小组合作。实验表明,两个人合作密度最高,效果最好。对于老师布置的自学内容,两个人先互相检查,然后互相帮助。两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大群体(大群体6-8人)就能解决。
4、精细拨号。理论上讲,如果班上有一个学生能回答问题,就不要急着发言。老师要退而求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5、整体施工。备课时,教师要改变过去只准备一节课的习惯,以单元为单位备课,把每个单元看成一个整体,统筹安排和设计。要引导学生理解编者的意图,梳理一个单元的结构,而不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的片段。
6.找到规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课本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用课本代替课本。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规律,通过实例发现规律,用变异实践检验规律,用实践应用规律。
7.巧妙的组织。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会精心设计,尽量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是一节课下来,我们要认真反思。每个环节是否必要、合理、高效?
8.效率高。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当然,衡量一堂课是否达标有很多方法。一种方法是课前有一份试卷让学生做;还有一种方式是,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基本可以知道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
9.大家都清楚。一节课结束,不可能一刀切地培养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但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一节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很多学生成为差生,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被老师注意到。有些知识变成了生食。久而久之就成了学习障碍和心里疙瘩,慢慢就成了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