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孟郊原文 游子吟全诗怎么写
孟郊的《游子吟》原文是这样写的:“好心的母亲手中的线,为她任性的儿子的身体做衣服。出发前,缝了一针,怕儿子回来晚了衣服破损。但一寸长草有几多情,报得三春晖。”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因为他的诗多是描写人间的骄横和百姓的疾苦,所以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为“薄郊岛”。
《游子吟》的原文翻译是一位慈爱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做衣服。临走前,他把它缝得紧紧的,怕儿子回来晚了,衣服被弄坏。谁敢说,一个孩子柔弱如草的孝心,如何报答春晖普泽般慈母的恩情?
孟郊的《游子吟》写于溧阳。在这首诗的题目下,孟郊做了注解:“遇李母而行”。孟郊早年无家可归,一生穷困潦倒。直到五十岁,他才当上了溧阳县令。漂泊多年后,他带着母亲生活。
诗人仕途失意,此时越来越感受到家庭的可贵,于是写下这首发自内心、感人至深的诗来赞美母亲。这首诗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和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