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是怎么来的
春秋时期,晋国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战乱,流浪了19年,而他的大臣介子推一直跟在他身边。后来,重耳努力成为一代“晋文公”,介子推则退居绵山。晋文公通过释放火烧山迫使介子推出山,但介子推执意不出山,被烧死。晋文公为了表达他的忠诚,命令介子推在他死的那天停止烧火和冷食,以示哀悼。
寒食节的由来
关于寒食节的由来,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那就是著名的君主“晋文公”重耳和他的大臣介子推之间的故事。
春秋时期,重耳忍辱负重多年,终于成为一代霸主“晋文公”,而他的事业背后,有一个大臣叫介子推。然而,在重耳成功之后,介子推选择了退休。显然,他可以同甘共苦。为什么他不能分享快乐?为了迫使重耳隐居绵山,他放火烧绵山,但他不为名利所动。大火没有把他逼出大山,把他活活烧死了。
失去这样一位肱骨部长,重耳非常难过。为了表示忠心,他把介子推葬在绵山,建了一座庙,并下令介子推死的那天禁火禁寒,以表达哀思。寒食节就是这样来的。
寒食节有什么价值
寒食节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天,吃冷食,祭祀和郊游的习俗已经流行。
寒食代表了人们对忠诚、诚实和政治清明的认同,这种认同延续了几千年。后来随着时间的变迁,寒食节悄悄并入了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