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节的由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仪式,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代替马叙伦发言,希望将10月1日定为国庆节。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布,自1950年起,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国庆节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这个国家本身而制定的法定节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国家元首的生日或其他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日;有些也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徒节。
虽然大多数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有些国家的这个节日不能称为国庆节。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两者意义相同。世界上最长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早在公元301年,圣马力诺就将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日。
这种纪念国庆的特殊方式一旦成为一种新的、全国性的节日形式,就承载着体现这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