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端午节是怎么形成的
端午节源于古代百越部落崇拜龙图腾——百越人用来祭拜龙的祖先。后来,这个节日被注入了夏季“祛病防疫”的时尚,以及民俗中“恶月恶日”的说法,并附上了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的内容,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抢龙舟、端午、采药、挂艾蒿和菖蒲、祭神祭祖、洗草药水等。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端午节,也称为端阳节、龙舟节、午中节、龙舟节、正阳节和天中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这是南方吴越的祖先创造的祭拜龙的祖先的节日。传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杀,后来人们也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和介子推的说法。总之,端午节习俗的形成可以说是南北习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节是避邪、防疫等各种民俗的结合。所以后人认为端午节源于古人“避邪防疫”。除了以上习俗,还有中午喝水,泡龙舟水,吃粽子,放风筝,看龙舟,扎五彩丝线,熏苍术,戴香包。其中,赛龙舟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非常流行,自传到国外以来,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性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