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 三支一扶的意思
“三支一扶”是毕业生到基层实施的政策,是指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扶贫等工作。其目的是为高校毕业生落实到基层单位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三支一扶”计划采取公开招聘、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每年招收约2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工作,支援教育、农业、医疗、扶贫等。
2021年至2025年,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支农)计划,每年选派3.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
“三支一扶”计划主要包括组织招聘和为高校毕业生工作期间提供管理服务两个方面。招聘机构有一套详细的工作流程,即每年4月底前,各地收集、汇总、上报乡镇一级教育、农业、卫生等基层岗位的需求信息;每年5月底前,各地根据下达的招聘计划,采取考核或考试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每年7月底前,送“三支一扶”大学生到服务单位报到。
《通知》对“三支一扶”大学生工作期间的户籍管理、日常管理、考核管理、经费保障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对服务期满后考核合格的大学生,发放人事部统一印制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单位服务证书》,作为服务期满后享受相关就业优惠政策的依据。
“三支一扶”招聘对象一般为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学历要求大专以上。基本条件是: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2.大专以上学历,具备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
3、具有敬业、守法、正派的作风;
4.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