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旧时潮州八景分内外。内八景指古城街道,外八景指城外汉江两岸。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内八景逐渐消失。现在人们所指的潮洲外八景,即鳄鱼渡秋风、西湖渔排(原与韩江相连)、金山古松(曾名马丘松翠)、米色佛灯、汉祠橡树、湘桥春起、湘桥春起。
2.祥子桥,即广济桥,位于潮州市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上,东临笔架山,西临东门市区,南临凤凰岛,北临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说,“走不到潮,就是浪费时间;潮水没到桥,白走。广角桥建于宋道七年(1171年),因其为浮梁,故称“桥”。此后经过二百余年的变迁,形成了“十八梭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到了明朝郑德八年(1513年)才形成。潮州民谣:“潮州的湘子桥好浪漫,十八梭二十四洲,二十四层台,两个牛一梭”,歌颂了湘子桥的历史风貌。
3.过了广济桥,眼前就是蜿蜒的笔架山。群山叠嶂,松柏掩映,沿着中峰的石阶直上山腰。庄严肃穆的汉文宫就在眼前,这里是“韩吉橡树”的胜地。
4.金山矗立在城北的汉江岸边,40多米高的金色。它像一口大锅。它是潮州古城的后枕,与西边的葫芦山、东边的笔架山形成潮城三道屏障。
5.凤凰台位于潮州市南郊老鸦洲(后称沙洲岛或凤凰岛)北端。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潮州知府期望建造它。凤凰台是凤凰岛公园的主体建筑。因为站在岛头,历史上多次被凶猛的海浪淹没。这次重建前留下的残迹,民国初年修复过。是一座四柱单檐歇山顶的亭子,与原貌相去甚远。
6.原指潮州城北韩江上的小沙洲,建于宋代石塔。塔下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幽雅幽静的寺院,与车周围的景色相映成趣,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起初,它被命名为“塔源涠洲号”,因游艇常系泊而得名。因塔旁有“龙丘泉”,故又称“龙丘塔”。
7.在潮州城外的韩江北堤中段,有一个古老的渡口,叫鳄鱼渡口。古有鳄鱼出没潮州,故韩江原名鳄鱼溪(邪溪)。相传,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刑部侍郎韩愈蛰潮,因听说鳄鱼出没,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是于2004年4月24日在上述渡口设坛,“愿其以一猪一羊,扎入恶河之池”,涌入的民众称渡口为鳄鱼渡。
8.西湖的鱼排是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中最富有诗意、最引人入胜的一道风景。因鱼排而得名,鱼排见于旖旎空蒙古及千变万化的湖泊水域。
9.米色原是金山东山脚下一组亭台楼阁的统称。这里东临汉江湍急的水流,登上北阁,北堤鳄鱼渡秋风,隔河汉慈橡树,汉江下游的湘桥春起,凤凰落雨。俯视汉江,江水汹涌,白帆点缀。相传,亭前的佛灯在夜晚会发出金光。从韩江上游15里的路虎湖到下游的应急水塔,从饶平的南五洞到陆璐东部潮洲市的浮洋,都可以看到它,这是韩江夜航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