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时代,微信就是火。对此大概不会有人反对。我曾经开玩笑说,30岁以下的年轻人,如果到目前为止还没用过微信的话,大部分都穿越过来了(古代)。如果他们没听说过微信,那就要搞清楚他们有没有偷渡到中国。
关于微信的商业应用,尤其是如何进入电商,文章和讨论很多。相反,腾讯自己似乎并不着急。除了在微支付方面的一些动作,它已经用微信拉业务,卖东西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只有几百个有公众账号或者银行接口的商家植入了,而且是零零碎碎的做。看起来皇帝不急,太监急。
在PC端电商平台几次尝试不成功后,腾讯在自有平台的开发应用上非常保守。这几年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流量优势和资金实力做投资布局,包括团购、易迅、评论等等。腾讯是一家优秀的互联网公司,擅长开发,但商业运营薄弱。在我看来,他们是用投资和流量输出的方式来布局电商和移动生活。他们以这种方式构建企鹅帝国的生态系统,符合腾讯的基因,体现了互联网的协作精神。
在电子商务中,无非就是进出口。PC时代,淘宝和天猫是大的交易入口,而支付宝以担保交易的形式搭建了流量出口。后来美谈、蘑菇街等导购网站诞生,试图在淘宝上建立另一个流量入口,我称之为网购班车(线下店、百货很常见)。这本身就是电商模式的一大创新,但是有了淘宝的奶酪,当淘宝平台在PC端电商处于绝对霸主地位的时候,基本上依靠淘宝的生态生存,导购网站很难形成持续的商业价值。如果电商的分布没有那么集中,那么导购网站的话语权一定会大大增加。出口方面,谷歌在美国的购物车其实是一个出口流量的业务。在国内,因为支付宝的绝对优势,即使搜索引擎输出流量,也没有太大的市场发展空。
从零售交易流程来看,生产优于商业,商业优于服务,服务优于流量,似乎已经成为中国电商行业的一个规则。所以大家都在努力争取流量的进出口。
现在移动时代,移动电商的应用,微信和微支付,无疑是移动端入口和出口的战略布局。这就像开发一个新的领域。第一,你要做好“三通一平”,铺设好水、电、煤。这样一来,拍品就会升值,你的利润也会很大。
但是,要将移动端拓展到电商生态圈,需要大量的具体运营环节的梳理和系统化建设,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流量的拓展上。有没有对流量的引导和映射(用户位置定位),很可能成为一个会自行消亡的“盲流”,从而严重削弱流量的价值。在这方面,腾讯或者微信的发展仍然没有突破。
都说O2O和生活服务的使用是移动电商的重点。这个大家都有共识,但是怎么操作呢?
移动端现在似乎更多的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这与PC端与人机(人与产品)的连接链有着明显的区别。手机app需要人下载打开,微信的好友粉丝需要互相添加记录。从商业逻辑来看,基于人的应用比基于人和机器的应用更可信,更擅长分享和交互,其活跃度和交易潜力也更高。
所以有人认为微信的销售会是一个基于朋友圈的框架。比如我有一款很好的运动鞋,通过微信发布,朋友圈都知道了,一定要踊跃购买。我不同意这个判断。
首先,销售是一个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玩票是可以的,但是把它当成事业,需要采购、进货、成本、销售策划等一系列操作。这不是一件大家边喝咖啡边做好的容易的事情。
其次,大多数用户不希望朋友圈有太多的商业色彩。微信上的公众号已经证明了你可以有很多粉丝,人们喜欢看你的新帖,喜欢跟进你的分享。但是如果你一直倒水,在上面打广告,人群就散了。我曾经尝试过在微信平台上卖进口牛肉,很多都好评,但是很少有好评的。听到你要卖牛肉,大家都觉得很好奇,也很受鼓舞,但不一定会找你买。从消费者的心理来看,对方不知道你是否专业。再说,如果有售后服务或者投诉,他又不好意思开口,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这是常识。
另外,零售通常有二八或十九的规律。少量商品构成了交易的绝大部分。就算你想靠人人店营销,做长尾也没问题,但是热销商品一定需要专业的团队,口碑,流程运营。
我认为移动电商最大的机会在于给无数实体企业和个体户提供了一个绕过PC平台,直接拓展互联网业务的绝佳机会。
淘宝号称有三百万活跃卖家,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和全国的零售企业比起来就是个零头。
这还不包括个体户。比如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有上千个摊主,还有很多个体户在世界各地的批发市场做销售。
对于超过几千万的线下零售实体和生活服务提供商来说,PC平台的运营门槛其实并不低:要懂得运营网络,就要时刻盯着互联网,要懂得拍照,要懂得想要。的确,在类似的电脑城、小商品批发市场,我们看到过很多人同时经营网店。但是,对于那些在路边卖羊肉串的,在服装城摆摊卖衣服的,通过电脑开店显然没那么容易。
而手机平台的便捷和低门槛更符合这个群体的工作习惯。拍照,上传,简单描述两行。这并不需要太多的努力。线上移动功能更符合他们同时忙碌实体店或摊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当然,移动电商的应用,APP后端的开发还是需要的,包括下单流程,API借口和库存更新,支付确认,售后服务等等。
以移动终端在餐饮行业的应用为例。现在大部分APP功能仅限于餐厅地址、电话、食客分享等。这只是一个移动版的社区或广告模式。手机餐饮服务更多的发展前景在于使用APP定位、点餐、点餐,比如准备中午12:20到达某餐厅,提前点菜单并询问何时上菜,提前支付全款(有折扣)或押金,客人会到场并直接入座用餐。不仅节省了用户的等待时间,也大大提高了厨房做饭的计划性。我的一个朋友,Frank,在北京CBD工作,中午给办公室人员做快餐手机点餐服务,省去了很多人中午点外卖的时间。我建议这个业务应该更进一步,设计成直接在线查单,商家按时发货的移动下单交易(否则订单免费)。在这样的场景下,客人对时间紧迫性的需求非常突出,峰值处理能力是餐厅能否获得更多成交的核心。移动应用可以为双方提供价值。
移动端的电商应用,由于阿里腾讯关系不好,客观上大大延缓了这一进程。本来微信有流量和用户粘性,淘宝有产品和成熟的购物流量,是两全其美的互补。可惜阿里一心想着自己的地盘,找了个借口屏蔽了微信的指南界面,而腾讯的电商平台一直没有起色。大家只好这么半空吊着,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繁荣的生态链。阿里也试图塑造自己,搞了一段感情,半年内无果而终。这也再次印证了我在《我的电子商务观》一书中总结的现象:
在互联网行业,一家中国公司复制一家外国公司的模式在中国做,成功的概率很大,因为它有地理位置、人和国情的优势。比如百度之于谷歌,淘宝之于易贝,但是如果一个国内的互联网公司试图复制另一个国内成功的企业,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比如拍拍在PC端是给淘宝的,百度是给天猫的,是给微信的。除非前者在后者未真正构成行业垄断时尽早切入。比如蘑菇街是做美妆的,携程还有更早的鳄龙。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有一个环节还不清楚,那就是中介的作用。
以用户(个人)为单位,唯一性和实名登记制特征,移动端可以自发布、自交易、自运营(当然需要统一流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间流量提供者的角色是否更加隐性,退居第二位,还有待实践。我们都知道流量的重要性,但是PC端的电商平台才是王道,平台运营商不断增加交易收入(广告、服务费、扣点等。)来压榨卖家的生存空,这是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