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豆瓣天涯社区的区别

河蚌可以吃吗2022-07-13  10

豆瓣和知乎是国内Web 2.0网站的两个标杆。但仔细对比可以发现,它们区分用户的方式完全不同,也正是这种细节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家网站不同的发展趋势。

11.jpg

豆瓣用户门柱的文章从个人角度对两个网站做了自己的观察和分析。

豆瓣是一个真正的社区。基本上豆瓣不在乎你用什么样的方式说话,造什么样的词,除了中国无处不在的雷区。也就是说,如果(豆娘认为)你不威胁豆娘的存在,豆娘就不会做什么。有了这个,应该说这个社区基本上是平等的。

它的主要驱动力是分享精神,因为没有一个客观或主观的指标将用户划分为不同权限的群体。“小豆”曾经是一种将经济制度引入社区的尝试,但一直没有深入推进(至今)。

豆瓣这个社区有街区,但是没有班级。它的用户群体足够大,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关注和加群来划分自己的世界。举个例子,一个用户完全可以把豆瓣当成之前的猫扑,只需加入冷团、逼团等热团即可;另一个用户也可以将豆瓣作为资源分享站,加入一些分享群即可;同样,文学知识站的豆瓣,色情交流站的豆瓣,技术学习站的豆瓣,都可以通过一些加入和关注的方式来定义。

今天怎么想到给豆瓣说一句甜言蜜语?因为最近几天在知乎上感受到了一些东西,深刻感受到了豆瓣的好处。作为一个网络社区,知乎有很多可笑之处。

最可笑的是,这是一个阶级分明的地方。阶层划分的要素是每个用户向他人透露的所谓“知识”,以及受此影响的用户受欢迎程度(也视实际情况而定)。当你是一个滔滔不绝的用户,自然会有更高的福利。社区管理者倾向于保持这种阶级性,通过“折叠”他们认为不够有见识的答案,对他们欢迎的长答案“认同”,从而鼓励后者,打击前者,强化用户间的差异。久而久之,出现了一批“金光闪闪”的用户。当他们优雅地接近一个问题时,这个问题的参与者和追随者就会被那道金光照亮,他们不感兴趣,无处可逃。

虽然知乎也是一个分享社区,但它是一个罕见的非中立社区,即社区管理团队和社区规则会强烈歧视以某种方式参与的用户。我从没见过像知乎这样限制用户说话方式的社区。社群追求知识至上,管理团队用主观判断解释社群规则,实施管理。这个社区的管理员权力很大。我认为他们的行为不像服务器,而是统治者。

支撑知乎管理团队方法的价值观和品味,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互联网人的文化缺失。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口语中相当于“没文化”的“没文化”。其实知乎运营团队在知识上应该是最好的,但在文化上相对逊色。我觉得这是因为社区基本不支持幽默感,不支持相对特立独行的邪教用户。一个缺乏幽默感和邪教用户平衡的社区将更像一个社交场所,而不是一个值得在这里生活的地方。

如果不是名人,同样的答案是“折叠”。这就导致了不同用户观看内容的强烈认同感,变成了单极社区。其他对权威用户不感兴趣的用户无处可逃,除非根本不来。

豆瓣不是单极社区。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比如有社区名人T,Z,A等。豆瓣上那个我不喜欢的。虽然他们每个人都有上万的粉丝,每天总共产生上千的分享次数,但是我自己的豆瓣每日信息流里几乎看不到任何关于他们的信息。我关注200+用户,不算小站和加入群。这几百个信息源组成了我所关心的信息流。他们画了一条秘密的收敛线,保证我能看到丰富的信息,和我不喜欢的用户和平相处(即使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力)。

有朋友提到“中继功能出现之后,就是之后”。我这里的情况是,即使中继功能出现后,也很难看到我不是特别喜欢的红人广播,只是偶尔会有泄露。我不是一个信息迷,也不太在意这种偶尔的信息。其实有一些信息进来也挺好的,避免过于自我封闭,只要没有整天“T这么搞笑,Z这么有才,A这么好看”

但这在知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社区里,所有大多数人感兴趣的领域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名人。你看看这几个领域的问题,就知道都是在吹水,在畅所欲言,在畅所欲言。不管什么值,红人的回答一定是最高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有一些,但是都是折叠的。最终,那些或振振有词或循循善诱的绕弯子成为标准答案。

你为什么爱知乎?因为你可以在一些话题上得到深入浅出的详细解答,尤其是关于技术,商业机密,科学知识,冷生活知识。但在人文社科的话题上,却是层出不穷的“如何看待某某”,似乎有一个标准答案。那些提供第一个答案的用户,经过无数次的重复,真的以为自己成了“标准答案提供者”。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内圈几个人坐在桌边互相吹嘘,一排用户围着外圈站着窃窃私语,感叹“这牛逼一击,牛逼”。你想在外圈吐槽说,你懂什么?很快就会被折叠封杀。盖世太保等社区团队礼貌地告诉你,“我们不欢迎人身攻击”。

但是运营界的这些小家伙们,他们怎么知道一篇牛逼的智力论文不是又臭又长的一坨屎,又怎么知道“存在误导他人的事实错误或者过于极端的主观臆断”的答案里没有智慧的光芒?这种非中立的社群运营,让社群成为管理者希望它成为的样子。可惜限于他们的水平,真的不会是什么好地方。

这些都是在知乎框架内讨论的不好的地方,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讨论,只是肤浅的批评。我心里一直对他们所秉承的“知性主义”心存疑虑。一堆人比谁都懂,在讲台上呆的时间比谁都长。这一幕让我看,反正也不引人入胜。但是,我对这种社区实验很感兴趣。既然不喜欢,那我还是静观其变吧,看看它会到哪里。

我坚持网络社区应该是平等的、多极的、低权威的,只有在这样的机制下才能产生好的内容。好的内容是围绕“智慧”这个核心聚集的各种信息。“知识”只是常见的范畴之一,但围绕它产生的虚荣心可能会变成“愚蠢”,成为智慧不愿造访的地方。豆瓣被用户使用过,但“平等、多极、低权限”的原则没有根本改变。我用过很多社区,包括雪球,也有很好的原则和专业性。这就像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司,豆瓣是我想在全网“安家”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7125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