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题:名为“熊猫”的债券已发行逾4000亿元。
新华社记者刘开雄
6月11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0亿元人民币熊猫债券。这是AIIB首次发行熊猫债券。本次发行的债券是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债券。
那么什么是熊猫债呢?
按照国际惯例,境外机构在一国国内市场发行本币债券时,一般以该国最具特色的要素命名,如日本武士债券、美国美国佬债券、英国猛犬债券等。2005年9月,国际多边开发机构首次获准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熊猫上任。自此,境外注册机构在中国境内依法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人民币计价债券被命名为“熊猫债券”。
据Wind统计,截至2020年6月11日,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累计发行熊猫债已超过4000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就发行了300多亿元。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熊猫债券市场的发展日益壮大。
5月27日,国务院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11项金融改革措施,其中提到将发布《外国政府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债券业务指引》,进一步完善熊猫债券信息披露要求,细化熊猫债券发行规则,鼓励有真实人民币资金需求的发行人发行债券,稳步推进熊猫债券市场发展。
“海外优质主权机构、地方政府和国际开发机构作为首批进入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融资的海外主体,在熊猫债券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认为,这些机构发行熊猫债券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债券市场,也表明了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的信心。
专家认为,这将进一步提高熊猫债券的发行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增强市场对国际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提高利用熊猫债券融资的示范效应,进一步促进熊猫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指导交易商协会制定《外国政府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债券业务指引》。该指南将进一步明确外国政府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的债券登记和发行、信息披露、中介管理等事项的程序。
事实上,熊猫债作为跨境投融资工具之一,已经成为优化人民币跨境流通、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渠道。熊猫债券市场的积极发展不仅为境外发行人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提供了增量基础,也为境内外投资者实现人民币组合配置多元化提供了重要选择。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认为,一方面,境外机构对人民币有现实需求,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熊猫债规模来更好地满足。另一方面,国内投资者也有人民币组合配置的需求,熊猫债券可以为这些投资者提供新的配置内容。“金融开放是双向开放,既吸引了国际投资者,也为境外机构提供了融资市场。扩大熊猫债券市场可以视为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扩大的标志之一。”
“虽然境内外利差等因素对熊猫债有一定影响,但市场建设本身更重要。一旦时机成熟,将吸引更多海外实体在中国发行熊猫债券。”谢认为,熊猫债发行量的增加对二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市场流动性有很大帮助。
预计随着中国加快熊猫债券市场改革步伐,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外国中央政府发行熊猫债券的进程可能会明显加快。在中国经济金融深度融入全球化的背景下,完善熊猫债发行规则,对于丰富中国债券市场境外发行人和投资者,形成更加开放、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