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的缺乏会导致大脖子病应坚持食用碘盐

虎皮鹦鹉怎么养2022-07-13  28

很多人都知道缺碘会导致大脖子病,但很少有人真正见过,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缺碘,至少不那么普遍和严重。古人不知道碘,也没有碘盐。如果真的缺碘,大脖子病不就横行了吗?”别告诉我,是真的。

颈病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常见的疾病,至少在2000年前就有记载。它还有一个专门的词叫“瘿”。“宝贝”原指女子颈部的贝壳项链,加“胆”指颈部疾病,即大脖子疾病。

古代中国人对痢疾的描述很多,有些与现代医学观点不谋而合,令人惊叹。

地理环境

古人发现大脖子病与地理环境有关,尤其是山区,如秦岭、太行山、三峡。正如西汉《淮南子·地形训》所记载的“险阻重重”。《西晋博物志》记载“居山者多病,不饮泉水者也。”唐代王贵龄在《夔州》诗中写道,“夔州苦于无井,俗极可怜。”宋代范成大著作中有多处颈部疾病的记载,如“入峡时,风与物初异,布裙女子总挂有瘴气”,“从东川入峡,到周公,有瘴气”。元代有记载,在武当山,“各宫建殿,居岩者为瘿之患”。

现代科学的观点是,这些地方往往地处内陆,海鲜很少,地表经过千百年的冲刷,所以土壤和水中的碘含量很低。世界上最典型的缺碘地区,如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和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也是山区。

水源

古人认为饮用水源可能是大脖子病的元凶之一。正如战国《吕氏春秋》所记载的那样,“轻水之地,多秃人与瘿人。”西汉《养生方》中记载“在所有山川黑土中,流出泉水者不能长寿,食之常使人患痢疾。”三国时期嵇康的《养生论》记载“颈危肿痛,水土所生。”唐代一位“茶圣”陆羽的《茶经》记载“凡瀑倒水洗湍水,使人患颈疾。”晋代陈所作《消品方》记载“长安、襄阳为饮沙喜胆之蛮夷。南北朝时期的李道元在《水镜绵水竹》中记载:“盐井使人吃了就恶心。"

这也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在碘含量高的地区,即使不吃加碘盐,缺碘的情况也很少。遗憾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低水碘地区,容易发生碘缺乏。

妇女

古人还发现,女性似乎更容易得大脖子病。正如宋代范成大《武陆川》所记载,“山川百病,水气尤毒,故人喜胆,尤女。”“峡江水邪,女子多。”明代王向春《殷琦》记载:“有许多人住在女人的海岸上。”“城东有黑虎泉,相传是水神,故有庙拜。春天冲突,女人喝了就麻痹了。”

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还发现,女性更容易患甲状腺疾病,尤其是孕妇和乳母碘缺乏,因为她们独自承载着两个人的需求。在一些强制补碘的国家,如新西兰,政府也建议孕妇和哺乳母亲服用额外的碘补充剂。

情绪

古人虽然不知道激素、内分泌等医学词汇,但已经意识到情志因素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比如,陆游在宋代《遣范舍人回朝》中说,“读此总气人。”元代杨维桢《碎玉杯》曰:“元城旧官怒胆。”人们也用“脸红脖子粗”来形容生气的状态。现代医学证实,部分甲亢患者确实有易怒的症状,但古人误以为是因为烦躁才得了大脖子病。事实上,本末倒置。

现代医学认为,当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或过度劳累的状态时,更容易患各种疾病,甲状腺疾病就是其中之一。

款待

古人不仅观察到了甲状腺肿,而且通过实践发现,海鲜尤其是海藻可以治疗碘缺乏病。中医典籍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如《神农本草》记载,“海藻,主胆经,致气滞。”《选药经》中的“四海舒郁汤”含有海带、墨鱼鞘、海蛤粉。此外,《台外秘要》记载疥疮可用羊、鹿磨砂治疗。纪指颊。我猜古人大概是用形状互补的方式切掉了一个动物的脖子,刚好包括了富含碘的甲状腺。

古人也尝试过手术摘除甲状腺,但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这种手术成功率低,死亡率高。古有“十人斩,十人亡”的古话。宋代诗人辛弃疾说:“累了脖子上生疮,人生散架。”

比较成功的治疗是饮食疗法。如宋代张高《医论》中记载“有一华亭老僧,曾行于河南观下寺,寺中僧仆皆病。时不时有僧尼住在一起,每次吃饭都是用腌制的青苔吃。几个月后,和尚的物品完全消失,如果没有生病。寺仆叹曰:但知海崖咸物,可治病也。”东晋葛洪的《肘后》也记载了“海苔酒”治瘿病的方法:将海苔盛于丝袋中,浸泡于酒中。

现在我们知道大脖子其实是缺碘导致的甲状腺肿,但古代人们并不知道碘和甲状腺,也没有科学手段研究流行病和地方病,更没有循证医学的概念。古人通过简单的观察,总结出地理环境、水源、性别、情绪状态等大脖子病的高危因素。,甚至还摸索出了用海藻治疗的方法。难道不令人钦佩吗?

分享一下与此相关的最后冷知识。在电视剧《米月传奇》中,有一位秦国贵族叫“李凌姬”,他幽默风趣,足智多谋,却患有一种严重的颈椎病。秦人认为他脖子上的肿块充满了智谋,所以称他为“智囊”。所以现在说的“智囊团”如果放在古代,可能就是一排大脖子病...(钟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7121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