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的多个民族,是如何最终被认定为个民族的?


建国前我们党的政策是建国后实现民族平等,在追求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支持和照顾少数民族的发展。所以建国后要实现这个承诺,首先要确定中国有哪些民族,有多少个民族。因此,1954年,中央政府向全国派出工作组,调查各地的民族分布和构成情况。这次调查有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也就是全国的报纸上有400多个民族。民国时期,只承认满、汉、蒙、回、藏民族。后来在一些学者的呼吁下,他们开始勉强承认,除了五个民族之外,还有苗族。1954年的民族调查产生了400多个民族,这让中央政府始料未及。此外,由400多个民族制定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和优惠政策很难操作。在中央学者的建议下,“族群认同”开始了。

当时在各地进行民族调查时,采取的是“随主姓”的原则,即当时各地的人关系并不密切,所以本来就是同一个民族的人。因为分布地区不同,彼此不认识,自己报了很多民族。例如,在云南,报告了200多个民族,但这200多个民族中有许多是重复的。比如当时云南曾经上报过十几个民族,土家、罗罗、水天、直隶、紫衣、颜歌、塔谷、查娜、大德、塔鲁、水怡、米粒、米茶、武罗、阿彻、苏珊、车苏等等,但是这十几个民族云南的这十几个民族实际上和四川凉山的彝族是同一个民族,所以经过后来的民族识别工作组的调查 确定他们和四川凉山的彝族是一个家族的,所以这十几个民族全部并入彝族。

民族识别是指对最初上报的400多个民族进行分析,合并相似项,最终将语言、习俗相同,但名称不同的民族合并为一个民族。比如云南最初上报的民族有260多个,最后在民族识别工作完成后合并为22个民族。

当然,在当时,如此大规模的同类物品合并也并非没有人的质疑。比如四川的白马人被藏族包围,外在的习俗和藏族很像,所以白马人最后被并入藏族。但白马人实际上是从语言和历史渊源上来说已经消失的氐人后裔,但氐人主体消失后,当地完全是藏族,所以白马人表演。所以80年代以后,白马人的国家认同问题引起了一些争议,四川省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参与论证。

当然,民族认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些民族已经无法完全认同。最著名的是贵州的川庆人。当时民族调查团举报川庆人后,中央派了很多工作组调查川庆人,发现从历史渊源和语言特点来看,都是汉族。但由于他们长期离开汉族人生活的主要区域,处于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区。诚然,他们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上与普通汉族人有所不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不能说他们是一个民族,也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并入汉族。所以直到现在,他们仍然是“身份不明的民族”或者“待识别的民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7096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