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的起因是胡宗宪去江苏借粮。赵贞吉表面上同意了,但实际上他根本没打算借粮。
李时珍捉弄了赵贞吉,得到了另一个药方,让赵贞吉很尴尬。他只能说:“你在开玩笑吗?”
接下来是赵贞吉不借食物的原因:
一,
李时珍说得很清楚,这个药方一旦由赵贞吉开出,不仅胡宗宪的病会好,而且还有一大功德:
“这功德,大如天,怎能当笑话?”
所以很明显这是好事,江苏也有救灾的义务。这并不是说赵贞吉自掏腰包,所以他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声誉。他为什么不同意做这件事?
显然,问题不完全出在他身上,而是出在别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显然比浙江省省长还大...
与美国好莱坞电影不同,电影往往是一个人拯救众生。国内也有类似的电影,比如《战狼》,比如前段时间上映的《流浪地球》。然而,关于电影的质量有很大的争议。
这个原因值得思考。在我们的观念中,我们总是认为越是强大的人越有责任拯救众生。并不意味着要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拯救世界。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总是盯着力量最大的人,而不是责任最大的人。
这种想法类似于你不努力,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强势的领导身上。这和旧社会有什么区别?
显然,李时珍和海瑞并没有这么想。在他们心中,他们认为国家的兴亡,匹夫有责!
另一方面,赵贞吉显然将自己排除在外。作为邻省,理应给予全力援助,却为了所谓的正确路线,牺牲了一个省的人民。
看到自己被一军为难,任何借口都是那么苍白无力,只是赵贞吉不表示尊重,也不喊“如真”哥哥,于是直接变得严肃起来:
“卜当,有些话我想向你陈述。布当能不能挪一下,我好跟你慢慢聊?”
第二,
李时珍也识趣,赵贞吉这句话,是变相要赶我走吗?
“让我动一下!”
李时珍正要离开,胡宗宪及时叫住了他,叫了他最忌讳的三个字“太医李”。
果然,李时珍又强调了一句:
“我说,别叫我太医。”
很显然,无论胡宗宪还是赵贞吉,都是体制内的人物,都要按照体制内的规则行事。他们不敢违抗内阁的命令,也不敢违背职场潜规则。他们只能按部就班地做事,而不能为所欲为。
这也是李时珍反感被称为太医太医的原因。他不想进入体制内,失去真实性。虽然他能做点实事,可惜成本太高,比如哈利。
本来借菜就上不了台面,就像你的一个老朋友突然找你要钱一样。你可以借它。你老婆(上级)早就告诉你不能借,理由很充分。不借,脸又挂了,而你经常干的事就是,你借十万,我支支吾吾,说没钱,只能凑。我凑的话,就凑了一万多。你到底想不想借?
像胡宗宪这样和李时珍唱双簧的人不多见。如果你不借钱给我,我家老少都会饿死。你怎么想呢?
借粮这件事一旦上升到政治正确的位置,就很难解决了,所以赵贞吉只能实话实说:
“我不会瞒你,也瞒不了你。江苏能拿100船200船粮食,却不能借给浙江。你心里清楚,不是我不借给你,而是朝方不让我借给你!”
好吧,什么也别说。我确实有20万,我可以借你10万,但是这钱在我老婆手里。你能做什么?
第三,
这时,赵贞吉对胡宗宪的做法也很不理解:
"既然你躲了出去,在这个时候,你为什么要让自己陷进去呢?"
在赵贞吉看来,他很不理解胡宗宪的做法,尤其是上一次他进京提出辞呈,因为他知道“改米为桑”是孤注一掷之举,早早退出,有点类似吕方的“三思而行论”。
而赵贞吉的这番话也暴露了他老狐狸的心思:
就赵贞吉而言,他不想借粮,也不敢借粮,因为不借粮对他有好处,但如果不借,他就要承担自取灭亡乃至浙江人民的罪责,这是他所不能承受的。
于是,他故意把难处说了出来,也希望胡宗宪出个主意,怎么让自己不承担责任,或者胡宗宪再去顶阁,最后出了事,再把胡宗宪拖下水。
否则,他为什么说“他为什么要把自己弄进去”?你难道不知道,赵贞吉在抱怨,胡宗宪不该把我困在赵贞吉!
最后,看到胡宗宪还在装糊涂,他什么都招了:
“豁出去了,我会告诉你一切。朝廷里有人跟我打招呼,叫我不要借饭给你吃!”
这个法庭上的人真可恶。为了自己的权力斗争,又牺牲了浙江人民。此外,一名省级官员向另一名省级官员威胁说...
面对胡宗宪的进一步逼问,他甚至把范围缩小到两个人:
“是小哥老还是许歌老?”
四,
说小阁老是因为此时胡宗宪已经被小阁认为是汉奸。他来这里借粮,就是不想浙江人低价卖田,破坏“化稻为桑”的大业。
许歌老了,因为胡宗宪明白这种“变米为桑”根本不会成功。许歌总是盼望着浙江早日混乱,从而打倒严党。
赵贞吉也承认胡宗宪的分析:
“那我就告诉你,两边的人都不要我借饭给你吃!”
说这话的时候,也能看出赵贞吉的无奈,但归根结底,他是自私的,因为他的出发点是为什么不把粮食借给胡宗宪,他想的都是不借的理由。如果换个思路,怎么能把粮食借给胡宗宪?或许结果会大不相同。
否则,他应该主动把军粮借给胡宗宪,把人民从泥潭中解救出来。
但他没有这样做,只是为了安慰胡宗宪,那颗受伤的心灵救不了人:
“我没有借食物,但是你的心已经到了。就是这样。这不是有病吗?你就留在江苏吧,我给你找个借口,替你请假。”
是的,我又累又病,浙江就别掺和了。就在我这里,我给你一个证人,让你远离这个政治漩涡。
然后赵贞吉说了一句名言:
“天地无情,以万物为草狗,圣人无情,人是草狗。一万人的死亡是一个数字,十万人和一百万人的死亡也是一个数字。”
这是赵贞吉,他读过很多诗和书。这句话与房鹿的原话何其相似:
“那九个县呢?皇上心中有九州万方。”
只有一个是太监,一个是饱读诗书的书生。显然,后者更可怕...
我叫杨。换个角度看明朝,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