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空军和英国空军

老舍代表作2022-07-12  25

1940年5月,40万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被德军挤压,随时可能被围困。战时当上首相的丘吉尔是个很有战斗精神的人,但目前40万人的生死让他很纠结。该不该救?怎么救?这成了二战期间他最难下定决心的事情。

首先,从双方实力来看,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是威慑德国随意冒犯的有效力量。但兵力只有1200空人,还不到德军2600人的一半,陆军战斗力不大。一旦德军突破英吉利海峡,在陆地上作战,这几十万大军聊胜于无。

其次,强大的空德军也对皇家海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也就是说,有了制海权空,就有了制海权,而空军队的实力决定了战争的胜负。要想救这40万人,必须有皇家空军队的掩护,但与“待敌”的德军空军队相比,毫无优势可言。

更重要的是,按照德军的攻势,被围困的英法联军“岌岌可危”。在丘吉尔看来,如果不救,显然在道德上和政治上是不合理的。所以要救,但估计能救3万人。此时,他已将保存空军力作为地方防御的重中之重。

也许是“上帝的眼睛睁开了”,古德里安的装甲师停止了进攻。有人说德国元首“网开一面”,留出空和谈余地;有人说空军司令戈林想居功等等。简而言之,难得的喘息机会给了英国实施“发电机计划”的时间,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开始了。

为了保证撤退计划,丘吉尔要求英国皇家空军派出少量战斗机,采取骚扰战术,在保证空军兵力的同时,尽可能地帮助海上撤退。幸运的是,在英国军民的共同努力下,9昼夜共撤回盟军33.5万人,是最初预计的11倍。

正当英国为此欢欣鼓舞,视之为胜利的时候,丘吉尔严肃地说:“没有胜利是靠退却赢得的。这次营救行动的关键是依靠空军队……我们会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实力投入空……我们绝不投降!”

丘吉尔不投降的决心从何而来?1940年6月,随着最后一支盟军撤回英国,欧洲大陆的战斗暂时停止。就在戈林等高级将领提出尽快渡海的时候,德国元首下令,“不许行动”。在他看来,英国是一个理智的国家,在无可奈何的时候肯定会接受和谈。

当然,在德国的战略中,他们真正的目标是苏联,无意吞并英国,只是希望采取高压态势迫使其就范。但“固执”的丘吉尔明确而坚定地回答:“不,绝不!”说这样的话,不仅是一种态度,更重要的是“自信”。

是的,英国非常重视空军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伦敦发动了空进攻。虽然伤亡不大,但以为有了强大的海军就可以“保一方平安”的英国民众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英国安全也要防范来自空的威胁。此后,他们加强了空军队的建设。

不仅建立了良好的反[/k0/]体系,还拥有强大的飞机制造业,生产了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即英军虽然在飞机数量上明显处于劣势,但在海峡、密集的反[/k0/]网和先进战机的综合优势下,很难说“谁胜谁负”。

第二,雷达。空陆军司令道丁是个优秀的“设计师”。他科学布置了各种战术机场和永久机场,配备了严密的反[/k0/]预警系统和空作战指挥系统。更厉害的是雷达,合理分布在英伦三岛,形成有效的雷达网,提高战斗力。

更多的信心来自美国的援助。丘吉尔与罗斯福私交甚好,也是为了两国的利益。尽管美国“孤立主义”趋势严重,但英国仍通过购买和租赁的方式获得了大量战略物资和装备。美国的援助无疑增加了丘吉尔的战斗信心。

丘吉尔拒绝了德国的和谈,同时全国动员。一战老兵、农民和工人组织起来。他们拿着猎枪和耙子在8000公里的海岸线上巡逻,或者拿着双筒望远镜观察天空空,等等。他们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完全看不出他们的恐慌和沮丧。

眼见和谈无望,德国元首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海狮计划”。作为计划的第一步,是夺取空的政权,然后在空军队的掩护下登陆英国。德军空集团军司令戈林信心满满,一场大规模的、旷日持久的空战争开始了。

如果德国在这个时候进攻苏联会怎么样?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二战,整个二战历史

欢迎搜索关注《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7057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