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门大厅外景
票据印刷机
在北京前门大街的东侧,一组欧式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尖顶拱顶,蓝白砖墙。它们古朴清新,与附近高大雄伟的正阳门相映成趣。这是以前的正阳门火车东站。但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是中国铁道博物馆三大博物馆之一的正阳门博物馆。2016年是这座欧式建筑落成110周年。
中国铁路博物馆正阳门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周伟说:“作为京奉铁路的起点,正阳门东站见证了近代中国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在1959年新北京站建成使用之前,它一直是新中国外交的‘迎宾门’,是代表中国形象的重要名片之一。铁路博物馆由正阳门东站旧址改建而成。”
近日,我们来到了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博物馆。春天就是这样,阳光明媚,站在敞开的墨绿色大门前,遥远的历史像蒙太奇电影一样闪现在眼前。
这个镇的宝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正门馆占地9485平方米,展览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该馆集收藏、展示、宣传、教育功能于一体,分为蹒跚、奋斗、自强、奋进、科学发展五个部分。向人们展示了晚清以来140年间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
步入一楼展厅,你会看到“龙”型机车的复制品。黑色机身两侧各饰一条金色中国龙,色彩对比极为鲜明。这是中国第一台自制的蒸汽机车。虽然车头是复制品,但它停的铁轨是真的。这条铁轨是从北京郊区延庆的康庄拍摄的。从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所用的钢轨上截下,刻有“1908”字样。枕木也是没有被沥青浸泡过,有百年历史的老枕木。
在展厅的中央,一台古老而巨大的火车票印刷机也十分醒目。这台1927年从德国引进的印刷机,一直用到了90年代初,还能印出豆腐干形状的硬板票。被称为铁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展厅的讲解员介绍,世界上只有一台老式的印票机通电后还能使用。
印票机后面有一个巨大的旧摆钟,时间的故事在旧摆钟上运行。“铁路把西方的电灯、电报、电话带进了中国,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时间观念,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周伟说:“虽然钟表在清朝以前就传入中国,但在过去它们只是贵族的玩物。中国人主要看时间,没有精确的时间概念。但是火车和铁路把时间的概念带入了人们的生活——错过了时间,就错过了火车。”
不再繁华,却依旧缠绵。
73岁的李大爷是北京人,从小在正阳门下长大。提起正阳门东站,他的自豪溢于言表:“那时候别说是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模范站。铁路的另一端连接着天津,那里是重工业发达,物产丰富的东北。站外是老北京最繁华的前门大街。”
阳门东站建于1906年,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站房占地近4000平方米,共有三个站台,其中两个站台设有风雨棚。普通候车室在楼内,一等、二等座候车室有客厅。从建成到1959年关闭,它一直是北京最大的火车站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现在在博物馆里,特意还原了贵族候车室的场景,大家可以看到其中的精致和奢华。整个车站,信息室,客票处,行李间,公用电话,厕所,甚至无线电报都配备齐全。
建国前夕,正阳门东站被命名为“北京站”。在这里,毛泽东亲自欢迎宋庆龄先生来京;也正是从这里,毛泽东对苏联进行了首次国事访问...这里曾是“国门”、“首都迎宾门”:周恩来等领导人亲自走上讲台,迎接胜利的抗美援朝志愿军代表团;胡志明等外国政要也在这里下车开始访华。
杨门东站退役后,其旧址的功能和面貌几经变脸,但车站的建筑面貌仍相当完整地保持了原有的历史面貌。2010年,正式更名为“中国铁道博物馆”,对外开放。
新体验引领未来
二楼展区现代化的火车模型和铁路设施与一楼老式的设备形成鲜明对比。在“和谐号”动车组的模拟车厢里,游客可以直接坐在列车司机的身后,体验时速350km/h的高速列车带来的快速享受。“驾驶室很逼真,可以自己动手,音效很棒,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很震撼,赞中国高铁技术!”体验过高铁模拟驾驶的周先生很兴奋。
此外,二楼展区还介绍了青藏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的总体情况。以沙盘、模型、多媒体演示等多种现代方式向参观者展示。
博物馆的三楼挤满了孩子。在“中国铁路的明天更美好”的主题下,多个多媒体展台设置了“趣味拼图”、“铁路知情者”等趣味互动项目。“这个‘铁路编组站编组作业多媒体演示平台’最有意思。我可以自己切换道岔和挂钩。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铁路工程师!”高二的小韩认真地说。
据了解,参观完中国铁路博物馆后,英国铁路博物馆专家代表团团长激动地说:“我们在世界各地看过21个铁路博物馆,你们是世界第一个!在其他铁路博物馆,我们只能看到过去和现在,但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铁路的未来。它指明了历史、科技和铁路发展的趋势,引领了世界铁路的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