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银翼杀手》是最近十年最好的科幻片。
但是,神作的名字显然把这部作品和普通观众区分开了。
这是一部有门槛的科幻片,不像好莱坞科幻大片——
节奏缓慢,晦涩难懂的故事,充满了复杂的隐喻和哲学讨论。
因此,该片在内地遭遇票房惨败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对于资深科幻迷来说,《银翼杀手2049》无疑制造了一场狂欢。
时光倒流,32年前,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凭借《银翼杀手》(blade runner)开创了“赛博朋克”这一流派。在接下来的30年里,无数的科幻电影都受益于此,包括《黑客帝国》、《龟壳里的幽灵》、《第五元素》、《阿基拉》等等。
在这部阴郁压抑的作品中,导演对人性的揣测和分析始终贯穿始终。
在西方哲学领域,有三个经典的哲学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整个《银翼杀手》系列可以看作是这个问题的延伸和讨论——
一方面,人类在努力消灭各方面都优于自己的克隆人,另一方面,克隆人与他人争夺生存权的矛盾暗示着人类历史上的殖民主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银翼杀手2049》几乎是对前作的补充。
影片完美继承了雷德利开创的荒原美学和末世情结,同时还保留了寻求自我认知的西方传统戏剧主题。
但与三十年前的一些简陋的克隆想法相比,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人工智能女友等技术水平更高的科学宿命论。
就完成度而言,《银翼杀手2049》确实是相当高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有了《孤独之神》的配乐,影片虽然披上了科幻类型的外衣,但本质上更像是一部寓言式的古典文学。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
从《降临》到《银翼杀手2049》,导演丹尼斯·维伦纽夫完成了他对科幻系哲学电影的渐进式探索。
都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导演维拉纽瓦完成的作品无疑是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