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枪支、细菌和钢铁——贾里德·戴蒙德不同民族的历史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原因是族群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族群本身的生物差异。
豆瓣评分: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英国科普图书奖8.8作品。这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大进步。它记录了现代世界许多不平等现象形成的原因。这也是世界上所有民族的真实历史。它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而一致的叙述,可读性很强。
2.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尤瓦尔·哈拉里进化论的基础是差异,而不是平等。
豆瓣评分:9.1这本书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重量级作品。是一部从10万年前到21世纪资本与科技交织的有生命迹象的人类历史。作者不仅写了一部宏观的人类简史,还坚持小字阅读,让你梳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脉络,重新审视我们自己!
3.《泰晤士报世界历史地图集》——杰弗里·巴格钦克拉夫历史圈中永不褪色的经典。
豆瓣评分:9.4。这本书是世界简史,有大量地图。文字和地图内容丰富。带给读者更全面、清晰、客观的世界观。主编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现代历史领域的权威,BBC历史节目的顾问。
4.巨人的陨落——肯·福莱特世界属于勇者,所以世界属于我。
豆瓣评分:8.9一部以一战为背景的宏大叙事史诗。作者通过镜头叙述,仿佛走过了一百多年前的战争场景。皇帝的杰作《巨人的陨落》平均三个晚上就能被全世界的读者读完。最早在美国出版,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
5.生活和命运——瓦西里·格罗斯曼战争的秘密和悲剧在于,一个人有权告诉另一个人去死。豆瓣评分:9.3欧美书界誉为“当代战争与和平”、“20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小说”。作者瓦西里·格罗斯曼(Vasily Grossman)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文字记录犹太人灭绝营悲惨境遇的人。
6.被淹没的人和被拯救的人——普里莫·莱维集中营里的“被拯救者”并不是最优秀的人...更恰当地说,最差的人活了下来:自私的人,麻木不仁的人,“灰色地带”的合作者,间谍,也就是最能适应环境的人,而最优秀的人都死了。
豆瓣评分:9.2。这本书是普里莫·莱维的最后一部作品,他是一位才华横溢、最具知识分子良知的意大利作家。主要讲述了纳粹暴行的证词,证明了人类的精神是不可战胜的,以及人类通过有意义的作品、道德和艺术战胜死亡的能力.国史:
7.国史大纲——钱穆当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那些自称知识水平之上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过去的历史略知一二。
豆瓣评分:9.3《国史大纲》写于抗日战争时期。被列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学用书。该书以其独到的见解和细致的考证,成为当时各大学的通史教材,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起到了凝聚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奠定了钱穆史学大师的地位。
8.《明朝那些事儿》——在中国历史上那个明月当空,所有一起创业的人都逃不出“四伴”的结局——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
豆瓣评分:9.1《明朝那些事》顺应了百家讲坛掀起的历史普及热潮,历史普及被视为巅峰。这本书讲述了明朝从1344年到1644年300年的历史。
9.《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腐败之人犹知畏惧,而圣贤自有办法。
豆瓣评分:8.9全书共分七章,包括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会稽张、模范官僚海瑞、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李志、抗日英雄戚继光等。这本书的英文版出版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材,并两次获得美国图书奖历史好书提名。
10.《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我们在看待历史上所有的制度时,要注意每一个制度背后当时人的思想和理论。
豆瓣评分:9.1这本书是作者专题讲座的合集。对中国汉、唐、宋、明、清各朝代的政府机构、官员权力、考试监督、财政税收、兵役义务等政治制度进行了简要概述和比较。,并叙述了革命的演变,指出了陈的得失。这是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11.夹边沟编年史--尘封40年的杨宪辉历史。
豆瓣评分:9.2本书是《定西孤儿院纪事》的姊妹篇,被誉为“中国的古拉格群岛”。这本书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成千上万被判了言的人如何在荒芜的河西走廊和茫茫戈壁中被强制进行再教育或劳动改造的故事。
12.《你一定爱读的欧洲简史》——约翰·赫斯特从私有财产权中推导出人权的概念,这是西方价值观的核心。
豆瓣评分:8.2本书不关注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理清了整个欧洲文明发展的脉络: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日耳曼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奠定了欧洲文明的基本格局,从古典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到现代社会的出现。
13.《历史深处的烦恼》近距离看美国——琳达,自由真的没什么浪漫的。这只是一个选择。这是一个国家在理解了自由的所有含义,清楚地知道它必须付出的代价,并测试了它的承受能力之后做出的选择。
豆瓣评分:9.0本书以书信的形式讲述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本文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法律政治制度的思想原理、建立发展过程、运行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实施这一制度所付出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14.拥抱战败——约翰·w·道尔著《二战后的日本》
豆瓣评分:8.9对于日本人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1952年美国占领结束才真正结束,战争年代、战败和占领时期给亲历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后来的日本变得多么富有,这些多年来的残留记忆都成为他们思考国家历史和个人价值观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