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不是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西游记》,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你知道吗?你知道吗?西游记小说的诞生,虽然不像去西天取经八十一难那样坎坷,但经历了不同朝代的历史演变。直到明朝中叶才被称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鲁迅考证到1921年才提出来的,胡适在学术上承认,直到大家都接受。

《西游记》中的唐朝形成了一个初级的唐僧取经,这是历史上真实的故事。唐僧,历史上的一个真人,名叫陈,猗,洛州(今河南偃师)苟氏人,小和尚,法名玄奘(602-664)。玄奘聪慧好学,学识渊博,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我觉得经书翻译错误太多,真假难辨,于是仅在贞观三年(629年)就去佛教发源地天竺(今印度)访问取经。他跋山涉水,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天竺。在天竺虚心读书,朝拜佛寺,撰写《会祖论》、《控邪观论》,主持讲学。他以渊博的知识,为唐朝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带着20匹马载着657部梵文佛经回国,受到唐太宗的隆重礼遇。玄奘西游记历时17年。经过50多个国家,他目睹了异国风光,遇到了各种奇遇,尤其是他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他有强烈的人格魅力和宗教感染力。在叙述的基础上,大量的异域奇闻异事和宗教幻想被引入由玄奘口述、其弟子编辑的《唐人西域记》和由唐代大师回鹘、颜琮撰写的《唐人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使取经故事具有了浓厚的宗教性和传奇色彩。

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不仅在佛教徒中广泛流传,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民间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在之、大于等唐人的笔记中,取经故事带有浓厚的超自然色彩,与取经的真实故事越来越远。五代时,玄奘的佛经壁画出现在扬州寿宁寺藏经院。在西夏,向唐僧取经的故事也很流行。安溪玉林现存三处石窟壁画,画上有唐僧、孙行者、白马,还有《西游记》的原型。自唐代以来,向唐僧取经的故事不断丰富和发展。

《西游记》在宋代就有了故事大纲。宋代是西游记佛经故事发展的重要时期。南宋出版的唐三藏佛经,可能是北宋甚至更早的“佛经”原版。全书虽不到两万字,情节离奇,结构简单,描写粗糙,但已经有了和尚法师、行者、神沙神三个主要人物,初步有了西游记故事的轮廓,行者取代了唐僧在佛经中的主角地位。书中写道:行者曾偷蟠桃。“被太后抓住后,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自称“郭华紫云洞八万四铜头铁额孙悟空”,化身“白衣秀士”,帮助三藏大师取经。他威武勇猛,学识渊博,沿途斩杀白虎精,降伏九纹龙,沉沙神,可以说是孙武空的前身。沙僧的前身沈沙神,因其罪受到了惩罚。沈沙神,源自唐代高僧布空译的沈沙总礼。南宋临安城常演的《陈光蕊河僧》,金元时原本有唐三藏,证明取经故事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成为广泛的戏剧题材。

到了《西游记》中的元代,有了猪八戒取经的故事,又有了新的发展。猪八戒出现了。甘肃甘谷县盖华寺保存的元代壁画《唐僧取经归来》中,除了唐僧和行者外,还有一个大腹便便的猪八戒。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元代磁州窑出土的磁枕上绘有孙行者手持金箍棒、猪八戒长嘴大耳、九齿钉钯肩、唐僧持鞭跃马、沙僧持杖撑伞,证明四大弟子的佛教人物已经定型,佛教故事基本定型。元杂剧繁荣一时,吴长岭的《唐三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天》、杨景贤的《西游记》等重要杂剧都是以此为题材的。其中,杨静贤的《西游记》杂剧最值得关注。《大唐三藏诗话》中“白衣秀士”的行者在剧中变成了一个聪明、勇敢、野性的行者,增加了行者在天庭大闹的情节,增加了唐僧被杀下河出家为死报仇的故事。以木叉卖马观音故事为先导,故事结构清晰完整。但孙行者形象并不出众,身上的邪气并未褪去。

明代对《西游记》影响最大的是长篇通俗小说《西游记》,是明代《西游记》的平话。今天我们看不到《西游记》平话原著了,大概原著早就失传了。但明初编辑的《永乐大典》卷13139《梦》韵中保存的“梦斩精河龙”一段,引自《西游记》平话。其内容大致与《西游记》第九部通俗小说第一部分“袁守城妙计无私,老龙王拙计违天条”相同。据考证,吴承恩《西游记》十七回与《西游记》这部平话中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相似,但《西游记》平话中的人物塑造不够丰满,细节描写不够生动,主题不够明确,远未达到《西游记》这部长篇通俗小说的思想艺术水平。

现存最早的通俗小说《西游记》印本是明万历二十年,金陵实德堂新刻的一幅官版画像《西游记百遍》,只有“华阳洞主派”的题名,没有作者的名字。明代《西游记》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小说,如丁本的《西游记》和万历年间福建杨民斋出版的《唐僧西游》。这三个明版都是以“华阳洞诸天人学派”出版的,没有提到作者。明代大字报《李卓吾先生评西游记》已出版一百遍,无卷无作者。也就是说,虽然《西游记》定稿于明代,但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也没有证据证明吴承恩是明代《西游记》的作者。

1921年,胡适为《西游记》作序,指出“西游记小说必须在明中叶以后完成”,“是明中叶以后一个不知名的小说家写的”。当时鲁迅在北大教“中国小说史”这门课。他受清代钱大昕、纪昀、丁岩、阮奎生、吴玉波等人相关论述的启发,收集了《淮安府志》等多种地方志资料,将于明日出版。他断定《西游记》的作者是淮安人吴承恩,并将有关材料抄给胡适。胡适在1923年考证《西游记》时,完全同意鲁迅的说法,并指名吴承恩为通俗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此后,在学术界和民间,人们都认为吴承恩是通俗小说《西游记》的作者,而《西游记》出版时,作者署名全部改名为吴承恩。

西游记为什么叫西游记?梳理这篇文章,可以看到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从四大经典小说来看,和《西游记》一样,其他三部作品的名称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这应该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进步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7022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