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漏洞,但不仅仅是技术还不成熟。我认为人脸识别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算法思路、保存的人脸识别数据的安全性和过度滥用。
1.面部数据的安全性
我觉得这是目前最值得注意的问题。随着人脸识别的普及,它已经逐渐取代了指纹认证,因为它的不敏感解锁和不敏感支付让用户体验更加流畅。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对人脸进行授权的时候,往往会将你的人脸与你的姓名、手机号、身份信息进行绑定。这意味着一旦你的人脸信息泄露,我们的其他绑定信息也可能被窃取。虽然很多应用不会泄露信息,但问题是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的每一个人脸特征都记录在系统后台的人脸信息库中,这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另外,如果有的企业倒闭了,他们的信息还会安全吗?如今“信息就是财富”的时代,信息也是犯罪分子的一大块肥肉。他们不仅可以从事恶意骚扰、人肉等威胁事件,甚至可以利用个人信息注册空空壳公司或实施性质更恶劣的违法行为。比如国外已经有软件可以“寻人”的app,或者黑客窃取人脸信息的事件。
2.算法和技术问题。
现在图像“补丁”可以轻易破解识别算法,人脸图像起着“密码”的作用,可以被“破解”,人脸也不例外。
早在2017年,“3D人脸模拟面具”或“实时重建人脸模型”就被iPhone3D结构光活体检测破解,安全系数高。
更何况目前市面上使用的人脸识别系统大多不是3D结构光活体检测,而是2D静态检测或者运动验证。所以经常能看到蜂巢盒子“刷脸”被小学生打印照片破解,智能防盗门被合成视频破解等新闻。
3.非正义需求的人脸识别应用泛滥。
随着资本市场嗅到人脸识别的商业前景,近年来人脸识别的产品迅速扩张。
然而,正如专家所说,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并不完善,一些人脸识别应用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由此暴露出“应用第一,安全第二”的落地标准的安全风险。
比如人脸识别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纷纷在校门口设置人脸识别闸机,抛开设备故障频繁、光线影响等问题。现阶段大部分人脸识别闸机配备的是以平面图片对比为主的识别算法,而不是根据真人的生物特征进行操作,因此安全等级较低。
此外,还有隐私侵犯边缘的应用,比如在大学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监控学生课堂听课的全过程。任何动作都逃不过人脸识别系统的“眼睛”。这不仅侵犯了学生的隐私,也让背后的信息更加令人担忧。
当然,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应用问题。未来需要行业、企业、政府的共同努力,找到隐私、安全、便捷之间的平衡点,界定人脸识别的边界,真正开发出人脸识别应用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