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地名都是洞

巴宝莉手表2022-07-12  14

只是韩国当地的名字,和中国的街道差不多。

韩国的分裂起源于唐朝。到了盛唐,又沿袭汉代设立刺史的先例,在原有州府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道”的单位,最终成为唐朝的最高司,这一传统传入半岛。目前韩国最高级别称为“道”,和国内的直辖市差不多。韩国也有与道同级的特殊城市和广域城市。目前,韩国有17个道级师团。

路、路级单位下有二级单位,主要分为自治市、县、自治区三种。这三个单位统称为“基层自治组织”,说白了就是基本和国内省辖市一个级别。在这些基本的自治团体下,又分为“面”、“城”、“洞”,再就是学校、学校、班级。

虽然韩国的“洞”只相当于国内街道的划分单位,但是随着很多韩剧的热播,“洞”的知名度也很高,韩国有很多非常有名的“洞”。

比如《请回答1988》里的双门洞,首尔著名的富人区清潭洞,首尔时尚街区的“鸥亭洞”和“明洞”就很多。仅在韩国就有15000多个洞穴。

到了李朝,根据中原的文化传统,半岛制定了自己的区划制度。

407年开始,李朝实行邻保制度,类似于中原的“保甲制度”。改名为“五大家规”。五家统一,成立统一负责人进行管理。五家统一为一个“李”,设进行管理,几个李设一个“面”“面”

当时,棉场和李政都是从当地村民中选举产生的,其中大部分是当地的士绅,这些人被称为“邻里”。以上邻里,他们是李朝各级官员的部门。

李朝的邻制与中原唐宋相近,但与当时的明朝不同,而且“李”字按半岛习惯称谓也叫“董”,也可译为“村”,所以也译为洞主、村长。

日韩合并后,日本基于自己的体制和半岛本身的文化传统,延续了十三路体制。在半岛十三路体制下,设置了府、郡,接着是市、面。

日本获得新生后,韩国恢复了许多传统的区划制度,并在上世纪后期掀起了县市合并的浪潮,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区划面貌。

韩国的“洞”其实是中国的一条街。只是韩语是一种音标,大量的单词来自汉语,所以需要用汉语来表达意思。“洞”在汉语和韩语中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在朝鲜语中,除了汉语中固有的含义之外,洞还是一个划分单位的名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964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