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文里,纯文学的作品很少火,反倒玄幻穿越等爽文容易火?

好先生大结局2022-07-12  26

文学永远是生活的产物。没有土壤的文学就像石头上开不出的花。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再是冷静探索世界真相和真理的现实主义时代,也不是曾经先锋而难以理解的叛逆夸张扭曲的荒诞意识流的现代主义时代。我们正处于碎片化认知、碎片化表达、碎片化阅读的后现代主义。

大部分关于生命和世界的真相,甚至一些终极的真相,都因为人类无尽的追索而暴露在人类面前。

比如人性的丑恶黑暗和伪崇高,比如对地球的未来相当悲观。

利用高科技和信息时代带来的空的预享。动动手指,就什么都有了,奢侈,贪婪。人们不愿意也不可能去思考比物质世界更复杂更深刻的精神世界。年轻人恨不得挥金如土,一夜暴富,用超能力获得颐指气使的快感,但创业的难度和房车的现实让他们沉迷于幻想——这是欲望大于能力和努力的必然。

不能超脱吗?但就算是伟人也很难超越自己的时代,何况是普通人?人类是不可能“拔光头发离开地球”的。

人类不是向着崇高进步吗?

号码

在系统的世界观被严峻的后现代现实解构之后,后现代的人类仍然处于一堆碎片之中。

以及资源环境的前景,让人类无法空崇高而深刻。

所以,后现代文学回归现实主义——首先要看到这个难以把握的意外世界,然后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系统化的三观。

人类空压力很大,所以后现代纯文学和通俗文学在娱乐方面融合。

现在即使是纯文学也需要先讲好故事,而不是现代主义学派的汹涌意识流,无脑荒诞。读者已经不再为文学付费,现实也不允许作家像无知的孩子一样淘气。

余华和阎连科都很深刻,但都是很会讲故事的人,所以通俗而不俗。

其实大众总是落后于文学的。大众现在接受的不是冰冷的后现代主义对世界的悲观,不是模糊的价值解构主题,也不是碎片化的表达,而是现代主义的荒诞和超现实主义。

他们最终接受了现代主义。

所以,不用担心,很快,人类就会了解后现代文学。

当整个社会最终意识到科学不再万能,当地球不再取之不尽,当物种一天天消失,当冰川一天天融化,幻想穿越失去物质基础,人类就会和后现代文学一起悲观,重新认识世界和人类。同时,文学也是人类心灵与世界的对话。纯文学(或“主流文学”)里说不出来的,网文里都能找到。当然,我心领神会,感到高兴。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外国人也喜欢中国网文。

网络作家超过1700万,签约作家超过80万,读者超过4亿。不能用一个“不纯的文学”来解读。

中国数字阅读云大会发布的《2019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达4.7亿,市场规模达到288.8亿元。大众阅读是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占比95%。

英雄主义,自我实现,手握超自然力量,永远是人类,尤其是年轻人的梦想。寻求快感,逃避严酷的现实,能玩就玩,也是人性固有的弱点。要教人升华,作者必须要有血液里的崇高,而不是置身事外的说教。不然还不如写网文给人一点娱乐。最后,崇高具有不同时代的内涵,纯文学和高雅文学也是如此。

鲁迅是多么优雅,但他的作品能解释我们生活在新冠肺炎的多彩世界吗?

所以,读吧,珍惜吧,让网文按照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生活的土壤一步步发展,去认真思考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在不接受纯文学的时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963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