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林斯基说:研究一个诗人,首先要在他众多不同形式的作品中把握他个人性格的秘密,也就是只有他才有的精神特征。
具体到老舍,从他留给我们的800万字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些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特征,那就是他的幽默。曹禺曾经评论说:
老舍作品中的幽默是当今任何一个中国作家都找不到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老舍的幽默艺术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接下来,我就老舍幽默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来回答这个问题,并通过对其代表作之一《离婚》的重点分析,帮助我们探索老舍独特的幽默艺术。
按照老舍创作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认为他的幽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表面幽默、矫枉过正、轻松升降。
1、外表幽默
第一阶段有三部作品,分别是1926年的《老张的哲学》,1927年的《赵子岳》,1929年的《马尔》。这三部作品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和当时北平人民的庸俗,以及海外华侨所遭受的歧视,表达了作者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思想。
但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海外,没有亲身经历和感受中国的革命运动,其作品难免缺乏一点深度,停留在对生活表象的认识层面。正如他自己所说:
凭着一点社会经验和幼小孩童积累在心里的委屈,我会反抗那个暴虐的国家。
这一时期的老舍,在幽默艺术的运用上略显生涩,片面追求滑稽和搞笑,在表现人物时过分强调和夸大小的或非本质的缺陷。
2、矫枉过正
出版了两三本小说后,我意识到真正有力的话语...甚至幽默...别躺着瞎说——我怎么写(老张哲学)。
老舍深刻反思了自己的作品,
并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突破。这期间创作了《大明湖》《猫城记》《月牙儿》。在这三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老舍对幽默艺术的思考,这与他早期的作品完全不同。比如小说《大明湖》,几乎找不到幽默元素;而《猫城记》中的幽默也给人一种刻意压抑的感觉。
3、举重若轻
几部作品矫枉过正之后,老舍对幽默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幽默要有坚实的基础。1933年,他创造了《离婚》。
《离婚》是老舍最好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他对幽默艺术的掌握是轻而易举的。此时的幽默,会心一笑,有苦有泪,让人充实,让人深思。
探索的过程是艰难的,但结果是非凡的。
从《离婚1》看老舍的幽默艺术。整体构想
人类社会本身就包含了很多自相矛盾的幽默因素。为了获得深刻的审美效果,幽默艺术要求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政治触觉,把握现实生活中具有社会意义的矛盾和冲突,通过整体构思创作出耐人寻味的幽默作品。
从小说《离婚》的整体构思来看,它所承载的幽默艺术已经脱离了外在因素,不再像创作初期那样依靠一些笑话自娱自乐。作者聚焦现实生活中最本质、最深刻的矛盾冲突,如腐败与斗争、善与恶,通过提炼深化,呈现出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幽默效果。
所以《离婚》里的幽默让人哭笑不得。
2、人物塑造
《离婚》中的幽默不再是取笑人物的姿势和举止,而是深入人物的内心,去发现人物身上原本的幽默属性。
与作者前期写的《赵子岳》不同,在《穿透》中,主角赵子岳的动作被调侃逗乐多于思想描写,一些幽默描写有些过头,成了一堆笑话。随着老舍幽默艺术的发展,他不仅能在具有社会意义的矛盾中发现幽默,而且能由表及里地塑造人物形象,深入人物思想,挖掘人物灵魂中矛盾幽默的素材。
老李是《离婚》的主人公,一个思想品行都很好的男人,但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他的性格,尤其是内心独白,更是自相矛盾。老舍说:
“幽默作家当然有幽默感,并不是说他总是嘲笑一切。不会,他正义感很强,永远不会原谅坏人。同时,他又大方体贴。”
所以老舍对《离婚》中每个人物的感情都是相当鲜明的,他把每个人物都当成自己的朋友或者敌人。用心去感受,发现他们自身幽默的特点,并生动地表达出来。
3、表达技巧
小说《离婚》恰当地运用了比喻、夸张、联想等表现手法,完全脱离了前期的浮夸。比如前面的《二马》有这样一段话:
00,老太太开始向前走,迈着短腿像刚孵出的小鸭子;你一走,脸上的肉就颤颤巍巍的,像冬天吃的鱼冻。
这一段描述了当马劳先生去祭拜他的兄弟时,这位老妇人正在看着坟墓。在当时的情况下不是很合适。后来,老舍可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
一个幽默作家必须是一个能够很好地掌握语言的作家。他必须写得辛辣、机智、尖锐。幽默作家还必须有很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离婚》对各种社会弊病的描绘和批判,体现了一个幽默作家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比如描述那些公务员:
00生意,生意什么都不是,没有生意,人类根本不吃亏。公文,公文,没完没了的公文。只有一件事是真的——向人民要钱。这个怪物吃钱吐公文!
这样,旧官僚的罪恶就悄悄地暴露出来了,软语也能意味深长。
最后:
穷让我骂世界;强势让我很容易以个人感受去主张和评判别人;忠诚是我对别人有些同情。有了这些分析,就很容易理解我为什么要批判而不杀光他们了。我失去了讽刺,获得了幽默。
――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