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期待的姊妹电影《哪吒》于国庆节上映。首日票房超越哪吒3亿,但豆瓣评分从刚开的7.3降到7.1,远低于哪吒的8.5。看完之后,边肖觉得两部电影的差距似乎不止这1.4分,差距很大。这个被神化的传说和哪吒完全没有关系,只有最后一个彩蛋是“硬联”的,因为两部电影中唯一的角色元始天尊、沈和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在哪吒,佛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
而《神化传说之初》的佛,则是邪神满身,没有五官,尤其是头发裸露,挂在身后的树枝上,形状非常奇特,声音非常稚嫩,与大家心目中的《世界之初》的佛完全不同。
哪吒里的沈是个中年恶叔。他精瘦狰狞的妆容很让人想起豹子的形象,是个大反派,很符合《封神演义》原著设定的人物形象。
《神化传说》中的沈是一个圆脸的胖乎乎的年轻人,充满正义感,是姜子牙对抗九尾狐和徐静宫的好叉子。说实话,这个魔术变化的规模有点大。为什么沈这么快就能洗白?
哪吒提到的,是太乙和沈的梦中之地。
于是,在《神化传说》中,十二金仙整齐地出现了,但他们都戴着类似于十二生肖的面具,个个冷漠、残忍、冷若雕塑,与太乙真人的形象相去甚远。
而传说中的神化最重要的是彻底抹黑元始天尊和十二金仙的团队。电影里最大的反派是元始天尊,不是九尾狐。无数生灵被焚的封神之战,是佛祖的阴谋,目的是称霸三界。九尾狐和整个狐族是受害者,北海的人和物也是受害者。
终于姜子牙醒了,小宇宙爆发了,头发和胡须都变白了。凭借一己之力,他摧毁了徐静宫、登高梯,以及元始天尊和十二金仙的整个团队。
后来,通过沈的口,姜子牙瞬间变强的真相大白了。原来他师父的师父发现了世纪初天神的阴谋,代表天庭惩罚了他,于是给了姜子牙神力。根据《封神演义》原著,姜子牙大师的师傅应该是洪钧的祖先,他也是元始天尊的师傅。应该说,这部电影构思如此巧妙,实在令人费解,可悲的是很多观众表示看不懂。
其实根据《封神演义》原著,九尾狐是法力低下的小妖,不配元始天尊跟十二金仙斗。然而封神之战也是天意,弘君爷爷也要秉承天意。所以他出现后,及时制止了“再次用火和水改变世界”的想法。而姜子牙也不是什么“神仙长人”。他的根很浅,但他的不朽之道很难实现。他成了神之后,在人间享尽了荣华富贵,最后被封为齐国。──后牙。
所以边肖认为彩条屋要打造的所谓“封神宇宙”,其实是两部毫不相干的电影,只不过都披着封神演义的外壳而已。如果真的想打造一个成功的封神IP,电影之间应该有统一的逻辑,统一的人物设定,而不是靠最后一个彩蛋硬拉。
《哪吒》之所以成功,虽然有很多改编,但还是基于《封神演义》原著的逻辑。所以,希望接下来的彩条院诸神系列电影,摒弃神化传说的环节,老老实实回归“哪吒”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