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和郭沫若都是国家领导人(一个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一个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都是书法家,在政界和民间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两者又有所不同,各有侧重。
一是赵朴初的书法艺术,将书法与智慧、坚韧融为一体。
赵朴初的书法浸透着他个人的修养、胸怀、气度、人格,用书法宣扬佛道精神,这是一般书法家达不到的境界。
正如启功大师评价赵朴初书法:朴翁善八法,古往今来的人都喜欢李泰、紫苏读书。他天天来池边,从不停歇,所以他知道八法,也难怪他的韵文如此稀少,传为传家之宝。
赵朴初的书法作品是书中佛意与佛中意境的相互融合。他把自己博大的情怀放在笔墨里,体现了一种大度,一种大爱,一种大境界。人物错落有致,工整密集,浑然天成,不做作。他们看起来像式的人物,但他们比苏式的人物更优雅。我喜欢墨的饱和度,墨韵的丰盈,不死笔的偶尔飞白,古拙的灵动,朝气洒脱,韵味十足,给人一种平和、宽厚、雍容的感觉。书法中透露出佛教的神奇,使他的作品又多了一层禅意,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第二,郭沫若的书法艺术透露出一种文人的风雅。
在这里,我只谈郭沫若的书法艺术,别的不谈。郭沫若的书法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把“前转后进,后出”作为学习书法的关键。他古为今用,敢于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自成一派,被世人称为“郭式”。郭沫若的书法作品擅长草书,笔法苍劲洒脱,操作灵活,韵味无穷。同时,我们也可以在他的书法作品中看到一种“文人”气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从笔下流淌出来,营造出一个与他的诗、文、史的学识和素养相交融的幻境。笔墨的变化跃然纸上,透露出一个文人的优雅。
比较两位书法家的书法艺术,不能以谁胜谁负来判断。上述人士在我的介绍中也了解到了两位书法家的特点。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两位书法家在书法艺术上有着明显的特点,用“平分秋色”来形容他们的书法对比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