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的一天,金庸先生正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写一篇文章。突然,桌上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此时的金庸文字,思绪万千。他不忍放下笔,没有伸手去抬话筒,这次让电话响了。
然后,电话又爆了,金庸不情愿地拿起了话筒。通话时间刚刚超过10秒。金庸听完电话,脸色苍白,呆若木鸡,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笔从手中滑落到了地上。说完,金庸瘫在椅子上,泣不成声。
是什么新闻让这位著名而冷静的大作家如此恐慌和痛苦?
(金庸老照片)
原来电话是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打来的。他年仅18岁的长子查·夏川上吊自杀。
对于53岁的金庸来说,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简直是致命的。他深爱着这个儿子。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最爱的人是我的大儿子。”他还称赞查川夏“早期的智慧和敏感”他最有可能继承他的衣钵,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
不幸的是,查·夏川选择了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查川夏如此果断地自杀呢?
首先,查夏川被爱情所困。夏川是金庸和第二任妻子朱梅的长子。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文学基因,3岁就能完整背诵三字经。11岁发表第一篇文章《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显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天赋和才华。他也继承了金庸重感情的性格,全力以赴去追求自己的爱情。
在哥大求学期间,查·夏川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姑娘,疯狂地爱上了她,并疯狂地追求她。女孩也欣赏英俊多才的查,他们如愿以偿地走到了一起。两人双双坠入爱河,成为校园里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但这个女生性格外向,善于交际,在学校经常和其他男生约会,这让查夏川很痛苦。又一次和别人午夜约会回家后,查终于忍无可忍,和女友大吵大闹。一气之下,查·夏川摔门走了。
而这一次,查·夏川再也没有回来。
事后,查的女朋友非常伤心。她非常懊悔地说,她也疯狂地爱着查·夏川。但她喜欢看查川夏嫉妒自己,她只用这种方法来验证查川夏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查夏川旧照)
第二,查以死谏阻父母离婚。1956年5月1日,金庸和朱梅结婚。两年后,他的儿子查·夏川出生了。此时的金庸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
金庸早年在《大公报》和《东南日报》做过编辑和记者。他对报业很了解,所以有了办报的想法。
1959年,金庸和他的同学、老乡沈宝新共同创办《明报》。但办报的难度远远超出金庸的想象。报纸销量很差,只能靠金庸写的武侠小说加班加点吸引读者眼球,勉强维持几千份的销量。明报甚至破产过一次。
在最困难的时候,更坚强的朱梅咬紧牙关,和金庸一起努力。两个人半夜只能喝一杯咖啡。为了减少开支,朱梅除了跑销售,还要打扫报纸,照顾家人的生活。甚至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朱梅卖掉了自己所有的首饰来维持报社的正常运转。
金庸更是不顾一切,经常写作到凌晨,有时会趴在马桶的马桶上睡着。小女儿在家里摔断了胳膊,金庸从来没有去看望过她。
就这样,夫妻二人一起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明报》在香港大获成功,成为知识分子的最爱,销量节节攀升,金庸声名鹊起。
(金庸和朱梅的老照片)
然而,事业上的成功没能给金庸的家庭带来和睦。相反,他们经常为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生活琐事争吵。两个人互不相让,互相指指点点,争吵不休,一点一点吞噬着彼此的感情。
不久后,因为一个女孩的出现,金庸和朱梅的婚姻彻底破裂。
明报位于一家咖啡店旁边,金庸是这里的常客。有一天,金庸和朱梅痛苦地分手后,来到咖啡店。
这时,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端来一碗现磨咖啡,金庸抬头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女服务员突然胆怯地问:“你是金庸先生吗?”金庸仔细看着女孩,好像从来没见过,正要发问。女孩又开口了:“先生,我今天是新来的。”金庸走的时候给了女孩10块钱小费,女孩坚持说作家挣钱难,把小费还给金庸了。
此后两人频繁见面,长期同居,最后发展成同居关系。金庸在欢乐谷租了房子,和这个女孩住在一起。
毕竟纸包不住火,但是朱梅发现了这件事。痛苦不堪的朱梅无奈之下,打电话给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透露了自己离开金庸的想法,希望得到查的安慰。虽然儿子在电话里反复劝父母不要轻易放手,但双方似乎很难再回到过去,离婚已成定局。
就在这时,查·夏川自杀了。坚强的查川夏想用这种极端的方式阻止父母离婚。
然而,查川夏的自杀仍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金庸和朱梅这对患难夫妻终于分道扬镳。
这位女服务员后来成了金庸的第三任妻子林,被金庸称为“小龙姑娘”。
(林和金庸)
第三,查有一定的性格缺陷。1岁时,查夏川写了一篇文章《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这虽然使人们看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但也反映了查的悲观厌世,以及对人生的否定和困惑。
其实当时查川夏的老师们早就看出了端倪,也曾好心提醒过金庸,但金庸认为儿子生得早,有智慧,有佛家思想,没有引起重视。
后来因为金庸夫妇忙于事业上的打拼,无暇顾及查川夏。甚至在自杀前,他还找父亲谈过自己的人生,但金庸没能见到他们。
多重压力之下,涉世未深的查川夏终于不堪重负,匆忙上吊而死。
(参考:文坛英雄——金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