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是一本怎样的书


朗达·伯恩的秘密是我之前读过的一本畅销书。虽然我愿意相信书中描述的神奇的吸引定律,但理智告诉我,这里面有问题。在马援课上听老师讲物质与意识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本畅销书的问题。

当时我就被这本畅销书极具煽动性的推荐所吸引,也正是这种浮夸的推荐让我产生了警觉。

在这本书中文版的编辑推荐中,列举了大量的销售数据,据说是11个榜单的第一(包括全球畅销书第一,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如果它的销售数据都是真的,在这里列出来说明它的受欢迎程度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说,它的世界畅销书是扑朔迷离的。就称之为第一,但不要说是什么标准的第一,也不要给出任何证据。

从编辑推荐中的这一点,我们可以明显嗅到低俗的营销味道。这本书本身是否有“干货”值得怀疑。看看所谓的“专业书评”,赞不绝口。

再看最夸张的一句:“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本魔法书,能让你走出绝境,瞬间感受到海天一色空,它就是秘诀。

如果世界上有一本快乐的书,能让你从苦难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创作的活力,那它就是秘密。

如果世界上有一本能让你梦想成真的魔法书,它就是秘诀。─“广告创意人李欣频”。

只有把这篇书评的语言理解为对修辞的彻底运用,才能算是书评而不是广告。

在书评里,有一条是最客观的:“人生没有什么“秘密”,但有普遍的经验和规律。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总结、概括和阐明那些经验和规律对生活的某些作用,用可信的事例说服我们去重视它们——梁著名作家”。

可以说,这篇书评机智地指出,这本书不应该被推上神坛。

在序言中,作者写道:“一年前,我周围的生活完全崩溃了。工作劳累,父亲突然去世;和同事亲戚的关系也是一塌糊涂。然而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我已经绝望了,陪伴我的是最好的礼物。我看到了一个大秘密。我在女儿海莉给我的一本百年古书里找到的。我开始在史料中追寻;不可思议的是,当年知道这个秘密的都是历史上的伟人:柏拉图、莎士比亚、牛顿、雨果、贝多芬、林肯、爱默生、爱因斯坦。……"。

《百年古书》充满了神秘感。但是,我把整本书翻了一遍,在别的地方都找不到“百年书”这个词。看来这本神秘的古籍是什么也是个秘密,读者没有机会知道详情。那些响亮明亮的名字“柏拉图、莎士比亚、牛顿、雨果、贝多芬、林肯、爱默生、爱因斯坦”真的吓到我了。秘诀是什么?我更好奇。

让我们翻翻这本书,解开这个秘密的秘密。这本书的文笔很特别,我称之为传销洗脑。这本书以二十四位“神奇导师”为主角,书中所有的文字都是由他们的对话组成的。看书的时候,感觉有很多神秘的人坐在我身边,他们试图通过对我说同样的话来给我洗脑。在他们的谈话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概念是吸引力法则。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秘密吧。我们来看看他们对“吸引力定律”的描述。我就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一反驳。

鲍勃·帕克特(哲学家、作家、生活教练):“这个秘密就是吸引力法则”!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被你吸引。他们被你心中的“精神形象”所吸引;他们就是你想的那样。不管你有什么想法,你都会吸引他们。“夸大的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属于自然规律。例如,我们在某个时候经历了某个地方的风暴。这场风暴是被我们心中的“精神形象”吸引来的吗?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类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破坏自然规律。

迈克·杜利(作家、国际演说家):“这个原则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思想成为物体!有了这个最强大的法则,你的思想就成了你生活中的真实对象。思想变成了真实的东西!不断对自己说这句话,让它渗透到你的意识和感知中。思想变成真实的东西!”思想不能成为真实的东西。思想是一种意识。它是有意识物质的产物,是人脑中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想象。即使把这句话理解为修辞,也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鲍勃·帕克特(哲学家、作家、生活教练):“不管你信不信,吸引力法则总是在起作用。吸引力法则是创造法则。量子物理学家告诉我们,整个宇宙都是从思想中浮现出来的!你通过思考和吸引力法则创造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是这样。知道这个规律才起作用。自古以来就在你的生活里,在每个人的生活里。当你意识到这个伟大的法则时,你会意识到你是多么不可思议,你可以“想象”你的生活。”没有发现量子物理学家说过这样的话,即使他说过,他也犯了把意识作为源头的错误。

全书由吹嘘吸引力定律的文字组成,辅以一些荒诞的例子。

类似的甚至更荒诞的描述在书中比比皆是,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他们都犯了类似的错误。这本鼓舞人心的畅销书的价值在于它提醒人们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是动态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意识是有创造性的。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功能。意识还可以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但这本书坚持用一个神秘的概念来讲述这个道理,甚至把意识推到了物质的前面,认为意识可以决定物质。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起来。为了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人们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像书上说的,你想什么就能吸引什么,靠的是吸引定律。

说一个让我非常改变想法的观点:

吸引力法则是客观的。它只会回应你的想法,不管是好是坏。它将删除所有修改器。比如我不想迟到,那么你就会经常迟到,因为这样会去掉“不”字。

最后一张有组织的思维导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869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