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年薪30万在一线城市吃穿不愁,但住房和交通还是很尴尬。买房更是解放前的一夜。之前也和一些朋友讨论过。大家都说年薪30万是大多数人无法超越的天花板。年薪50万和100万是两个大天花板,年薪1000万是相当难突破的。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又该如何破解?
职场人35岁以后,个人增量价值很难有什么突破。
很多人从毕业到工作,没有选择,没有目标,没有积累,走到35岁。他们整天被事情拖着前进,被领导逼着。虽然你的工作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与此同时,突然到了一个尴尬的阶段:竞争对手在前面盯着你,那些95后甚至00后的浪随时准备把你拍死在沙滩上。
企业招聘,说到底是一种采购。既然是“资源”,就有市场价格,买方最关心的是性价比。如果此时不能实现“主动增长”,就可以获得一些新的“增量价值”来擦亮领导的眼睛,差不多也就那么点代价。
但是,35岁以后,很多人的身体机能、精力、学习能力等。正在失去他们的性价比。无论你增加多少年资历,你对工作的熟练程度都不会增加。
这种人往往容易满足。有些人觉得当个小客服主管很好。有的人月入一万就觉得自己很牛逼。有的人买房赚了几十万差价,就觉得这辈子够了。适可而止。
最后,当你认为自己有10年甚至更长的资历,站在老板面前要求加薪的时候,他就会开始考虑要不要招两个新的小鲜肉来代替你。
一个人满足了,就会待在舒适区不想出来,更别说收入了。他呆久了就出不来了,还会继续走下坡路。
跳槽的误区
很多人在收入达到天花板后会说“我还能升职”。否则,跳槽。大企业不要我,小企业抓很多。
你从大公司跑到小公司,从国企跑到私企,从大型私企跑到创业型小公司。这些都是大多数人堕落和突破天花板的路径。
但是私企老板会很挑剔,不像国企或者其他大型上市公司,有雄厚的资本花在你身上。在私企老板眼里,年薪20多万到30万的人,绝对是重大的“投资”。整个公司都是和老板一起打拼的老头,年薪好几万。你来了,不能中流砥柱,帮公司赚大钱,总会给他一些大公司病的建议。
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跳槽的风险,随意降级为跳槽。最后他们要么受不了,回到原来的轨道,要么连原来的轨道都回不去了,开始忽高忽低。
如何突破收入天花板?
综上所述,一个人要想突破30万年薪的瓶颈,首先要放大自己的格局,顺势而为。
想要年薪50到10万,就得努力,得流汗。
想年薪300-100万,就要重点看格局。
你可以超越自己的立场,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你会更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即使在工作的时候,你也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公司。你的能力沉淀就是你“个体户”的未来方向。
我平时看到大部分人总是很在意办公室的八卦,老板的训斥,不同雇主和西方人的福利比较。这是缺乏格局的。不要太在意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从“如果你是老板,你该怎么做”的角度去思考你交的每一笔生意。
不要被日常生活中繁杂的事务所困,要有“仰望天空”的能力。就像媒体平台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不看好,率先从传统行业转向新媒体的人占了先机。
还有用互联网思维做餐饮、服务行业的,也就是跟风。这一特殊的全球事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凡事分清轻重缓急,重大放小,高瞻远瞩,这才是牛逼最好的地方。
最后,你要和对的老板,对的公司一起赚钱,你用它赚钱。老板是带你走向胜利的君主,你会成为举世瞩目的明星。选对行业,找准轨道,不放松自我标准,跟着老板走,一定会突破你现有收入的天花板。
当然,很难全部都有,但只要做好其中的一两项,基本上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收入。郭德纲说:生活得好需要经验。所以,要趁早输。不管你现在挣多少,从现在开始,你要开始积累,坚持,规划。不要比谁更大更快,而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最终达到目标。
喜欢就有钱。
注意@先生中中中中了解更多干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