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中国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只有5%左右,在世界乘用车市场上更低,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无限期待正在资本市场上引起狂潮。
特斯拉股价今年上涨540%,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碾压传统车企,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半年多前挣扎在破产边缘的中国车企蔚来,如今已经摆脱了百度、通用、宝马等知名传统车企。
相比电动车,自行车有些过时和陈旧,但同样的狂热也曾在自行车上上演。回溯到一百多年前,我们或许可以从当时发生在英国的自行车泡沫中找到一些答案。
19世纪后期,詹姆斯·斯塔利和他的侄子杰科·斯塔利领导了自行车设计的两轮重大变革。后者直接开启了自行车生产的新时代,并凭借其划时代的技术变革,引发了影响深远的“自行车狂热”。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流行的自行车设计和现在有很大不同。它的前轮直径通常是后轮的四倍,巨大的前轮使人们每次踩踏板都能行驶很长的距离。
这种自行车前面看起来像一个英国便士,后面领先一个法兴(相当于1/4便士),所以取名为penny farthing自行车。
正是在这一时期,詹姆斯·斯塔利大放异彩,他的便士法自行车寻找模型深受市场欢迎。他创新性地将滚珠轴承、实心橡胶轮胎和空的金属车架应用到自行车上,这些设计被当时的厂商广泛模仿。
尽管如此,一分钱自行车的实用性仍然非常有限。
其严重失衡的轮距比和较高的座椅使得上下车非常不方便,乘坐起来也很不舒服。因为太颠簸,所以又叫boneshaker,只有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人才能勉强驾驭。
1885年,詹姆斯·斯塔利的侄子杰克·斯塔利使自行车工业向前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他的“漫游者安全自行车”是第一次采用菱形车架和杠杆链条系统,两个车轮设计成大小相似。这样,人们上下车更方便,乘车更省力。
“罗孚安全自行车”的外观与现代自行车几乎一样。JK stahly的基本设计已经持续了130多年。
之后橡胶轮胎等新技术的应用迅速提升了自行车的性能,骑行体验的提升让这种交通方式突然疯狂流行起来。需求的飙升直接带来了行业的繁荣。大量厂商进入自行车行业,资本也纷纷涌入。于是,自行车热就出现了。
从历史上看,重大技术创新总是会带来股价的剧烈波动和反转。
自行车狂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自行车的股票指数从1895年12月到1896年5月上涨了258%。
每个投资者都认为自行车公司的股票可以稳定盈利,所以他们纷纷购买。
1996年发行的自行车、内胎和轮胎公司的总认缴资本超过1700万英镑,约为当年英国发行股票总价值的八分之一。
自行车成了全社会的焦点。威廉·奎因和约翰·特纳在《繁荣与萧条》中写道,在那个时候,许多制造商已经精通营销,会邀请声誉良好的名人来代言他们的产品,并支付报纸以换取一些赞美。
媒体的宣传让自行车热进一步升温。不管是否需要,每个人都想得到一辆自行车。
当时不仅一些专门从事自行车制造的公司做自行车,很多以自行车零部件命名的公司也从事整车生产。一些充气轮胎公司和杠杆链条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大规模生产自行车,甚至盖过了那些直接给自行车命名的公司。
邓禄普轮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86年4月,邓禄普轮胎因其新专利被估价300万英镑,引起轰动。消息传出后的一周,人们进行了相当疯狂的猜测。不仅邓禄普轮胎,其他自行车公司的股票也很受欢迎。
每个人都想在这个迅速发展的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新的公司不断成立,投资者收到了大量的招股说明书,每一份都声称自己生产出了一台完美的机器或部件,可以颠覆大众之前看到的任何一辆自行车。
在当时发布的所有专利中,有15%与自行车有关,人们对自行车的热情可见一斑。
每个公司都希望像前辈一样在技术上实现关键突破。起初,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真的想筹集资金来创新他们的产品,但不想制造泡沫。
然而,业外投资者将这股热潮变成了泡沫。
前期他们尝试杠杆收购,以少量本金为基础,以目标企业的现金流或部分甚至全部业务的现值为抵押,从其他金融机构筹集足够的资金进行收购。
收购后公司的收益正好支撑目标企业因收购而产生的高比例负债,以达到“用很少的资本赚取高利润”的目的。之后,他们试图以更高的价格转售,这使得市场普遍高估了行业的成本。
许多公司的股价被夸大了。
1896年,新的卓越自行车公司成立。虽然它在招股说明书中只陈述了“超过10万英镑”的资产,但它成功地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达到70万英镑。投资者仍然把自行车股作为投资的最佳选择,自行车公司筹集的资金总是远远高于其实际运营需求。
事实上,面对股市划时代的技术变革和不断攀升的数字,身处其中的人总是被抓住机会的兴奋和错过机会的恐惧所困,被激情所驱使而不加审慎判断地加入狂欢。
这种心态可以理解。然而,大量自行车公司的成功上市和极高的市场估值,让这些公司的创始人相信,普通的英国投资者非常容易上当。因此,他们进一步扩大了泡沫。
一些公司借机浑水摸鱼,无序上市。
耐力管和工程公司由于业绩不佳,故意回避对过去四年盈利情况的解释。这种做法并不完全合规,稍有股票知识的人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错误。然而,最终它以19万英镑的价格成功上市。人们对自行车行业整体膨胀的信心,使得普通投资者不假思索地盲目跟风。
与此同时,欧内斯特·特拉·胡利(Ernest Tera Hooley)等运营商也意识到了人们对自行车公司的盲目追捧。他们采取了新的策略,开始收购大量小型自行车制造商,并将其私有化。之后他们对消费者做了很多空 hole的承诺,然后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自己的股份,凭借与自行车的关联成功获得了大量投资。
事实上,他们没有把钱用于进一步的生产和RD,他们也没有任何野心通过创新来改变自行车行业。这些钱被用来进一步制造泡沫,吸引更多投资,股价被一步步推高。
自行车公司的股价飙升。然而,外部投资者,这一切的重要推动者,未能获得多少利润。通常他们的买卖活动都不是很赚钱,因为买的时候要花很多钱推广业务,这样到卖的时候利润率已经很低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逐渐从激情中冷静下来,巅峰单车的股价也走了下坡路。1898年底,自行车公司的市值比1896年的峰值下降了76%。
有些人更早意识到不对劲。
1897年6月,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说:“许多跟风购买自行车股票的人可能会发现,这项投资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特别是在伯明翰和考文垂,任何能制造自行车零件的金属工人都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市场上公开出售股份。大多数新成立的公司都是如此。”
同年9月,来自美国等地的国际自行车制造商也进入英国市场。此时英国的自行车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加剧的市场竞争让接连疲软的本土自行车企业更加举步维艰。
很多公司可以正常卖自行车,分红,但是倒闭潮一波接着一波。
即使是像邓禄普这样在其鼎盛时期拥有“无可挑剔”的技术竞争优势的公司,也无法避免股价的大幅下跌。在自行车公司最集中的城市伯明翰,1896年仍在运营的公司中,有54%在1900年未能存活。
《经济学人》指出,“人们以为当时的高股价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所以认购了这几百万的资本。但真相对人总是一种打击。这次投资热潮过后,输家比赢家多得多。”
1897年自行车股开始暴跌,自行车泡沫逐渐破灭。值得一提的是,自行车泡沫破裂相当缓慢,持续了十年左右。
从短期来看,似乎即使大部分公司都经历了股价暴跌,但对他们的实际影响并不大,甚至处于泡沫中期的主要公司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大多数公司及时改变了他们的行业,但一些自行车公司坚持了下来,因为自行车行业仍然有利可图。印象最深的是罗利公司,直到现在还在生产自行车。
但从长远来看,自行车泡沫深刻影响了英国乃至世界未来百年的整体经济发展。当时人们深受自行车狂热的影响,以强烈的创新精神投身于各种新技术的研发。虽然自行车泡沫已经破裂,但这些先进技术幸存了下来。
自行车热潮散去后转行的公司,大多将其先进的技术带到了各行各业,这些消费者需要的技术为很多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建筑、汽车、摩托车行业、飞机、滚珠轴承制造等行业都受益于此。
更著名的是鲁奇·惠特沃思,他帮助创建了摩托车和跑车车轮行业。邓禄普轮胎也成功转行,从一家巨型自行车制造商转型为家喻户晓的汽车轮胎制造商。受自行车泡沫影响的行业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电动车狂潮会如何发展?
的确,新技术的诞生总会带来相关的“热门”产业,比如100多年前对安全自行车的狂热,以及今天对电动汽车的狂热。
人们对新技术所能创造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和期待,但投资者的兴奋很容易将其变成泡沫。
但科技泡沫和金融泡沫最大的区别在于,金融泡沫的破灭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了重创,但科技泡沫破灭后,技术进步依然会被抛在后面。
也就是说,即使电动车狂潮最终会带来电动车泡沫,其正面影响也会远大于负面影响。
回顾历史,自行车泡沫破灭后留下的技术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比如摩托车、汽车、飞机等。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深受一百年前技术变革的影响。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谷歌和亚马逊等长期赢家在股价的剧烈波动中幸存下来,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电动汽车的狂潮或许终将退去,但各行各业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未来方向的有益探索,对新能源技术、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仍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全球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并以各种方式塑造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