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是南昌新人,我爸是湖南人,我应该是半个江西人,因为我在南昌土生土长,普通话方言很重,算是南昌本地人。也许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生活”。虽然在南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对南昌知之甚少,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毫不犹豫地回答:南昌人。
一些外地人对南昌的印象很俗。我不能接受。我身边的南昌人大多有知识有文化。庸俗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要给南昌人这个词?我很疑惑。我曾经和一个外国人聊天。他说南昌人喜欢吵架,我又失落了。怎么可能呢?想来想去,问题出在语气上。原来,在大学里,古文老师说南昌话更接近古音。现在我们有四声,比如“吃”是上声,南昌话是“查”,第五声是入声,是古声。只是这语气,听起来不像苏州吴侬软语。很软,很有教养,但是很硬,声音很高,好像在吵架,很俗。南昌人被南昌话委屈了。现在每当听到有人说南昌人俗,我总是要纠正。
诗人王波在《王腾亭序》中称南昌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昌人徐子,一生学识渊博,淡泊名利,刻苦耐劳。他被人们誉为“人杰地灵,人杰地灵的典范”。黄庭坚,南昌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创始人。陈数,南昌人,大宋名臣;熊,南昌人,元代文学家,江南著名文学家,精通易经。王大元,南昌人,元代民间航海家、旅行家。朱耷,南昌八大山人,清代著名画家,清初“四僧”之一。刘和珍,南昌人,民国时期学生运动的领袖。鲁迅的《缅怀刘和珍君》一文,称赞她是一个具有“刚毅干练,百折不挠”精神的“真正的勇士”,是一个“为中国而死”的青年。中国现代生物学奠基人胡先苏,南昌新人,被誉为“植物分类学之父”;黄秋园,南昌人,现代山水画家...我刚才列举的只是冰山一角,但是现在有很多著名的学者,有很多科学院院士,而文艺界是黄磊,邓超,南昌确实很突出。
被王波称为“万物之宝”的南昌,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土地还是那么好,就是开发不了。有些南昌人,除了通过艰苦的学习去离家很远的地方,别无选择。印象中,南昌人苦于学习不好。纵观历年高考试卷,江西自主命题的试卷难度总是超过发达省市。虽然难,但高考第一往往落在南昌。
江西三面环山,比较封闭;地处江南,物产丰富,很容易自给自足。这些都为隐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南昌人骨子里有一种冷漠和本分。他们不愿意在外面游荡,心满意足,也不愿意管别人的事。也许这就是南昌发展步伐总是闲着的原因。
南昌古往今来的一些隐士人格影响了南昌人,就是孤傲孤傲,看似冷漠,实则有一颗火热的心。同时,这种孤傲的态度也让一些南昌人做不了大事,也不愿意做小事。南昌的卫生真的不敢恭维,南昌的交通也是惨不忍睹。在北京的公交车站,总能看到一些老爷爷穿着红袖帮交警指挥人上车;南京的清晨,总能看到保洁员拿着刷子在洗地板;在Xi安,总能看到巡逻车在湿地公园巡逻,及时制止人们烧烤…
南昌是个好地方,但其旅游景点在开发和后期管理上总是不尽如人意。南昌的餐饮店遍地开花,仿佛南昌人特别爱吃,但在吃,南昌没有特色;南昌的后花园——梅岭,青山绿水,是南昌人爬山休闲的好去处,但人为破坏也很明显...
即使南昌在我的脑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纠结,我还是爱着它,希望它健康成长,成长为我心中的理想形状。南昌查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