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君主是不是暴君,要看他的品行和行为,看他如何对待臣民和整个世界。想知道项羽是不是暴君,就得知道他一生的行为。
项羽生于战国时期,他的祖父项燕是楚国最后一位将军。在秦国灭楚之战中被王建杀死,随后楚国灭亡。原本是贵族的项羽,为了躲避秦国的追击,从小跟随叔父项梁。项羽从小生活在仇恨中,这是他日后反秦的主导动机和行为。
秦统一全国十五年后,秦始皇之死,加上秦始皇生前的高压政策,导致光武起义,陈胜,然后整个中国大地如星星之火,燎原之势。项羽还跟随叔父项梁斩杀惠济太守殷通,仅太守府一处,项羽就杀了近百人。项羽起义是从杀人开始的。
项羽
当然,这是一场战争,人肯定会死。但项羽内心对秦朝的仇恨,在项羽的所有对外战争中处处表现出来。在项羽几年的反秦战争中,他所做的不亚于屠杀。屠城在当时是一种震慑敌人守城的方式,但在项羽看来,这显然是一种发泄仇恨的方式,所以项羽在当时的名声并不是很好,至少和刘邦相比是这样的。
项羽一生中最著名的一战是巨鹿之战。战前,原本是副将的项羽,暗中杀了统帅宋轶,然后控制整个楚军发动巨鹿之战。项羽虽然残暴,但仍是军事天才,军事能力在秦末汉初名列第一,甚至超过了兵仙韩信。巨鹿一战,项羽以五万楚军击溃秦军主力四十万,一战消灭秦军全部兵力。
破釜沉舟,消灭秦军主力。
之后,项羽做了一件震惊当时和后来的事情,那就是他杀了20万秦军兵。这20万人都是老百姓,大部分是关中子弟。项羽杀兵的行为与战国时期的田雷无异。田雷被称为屠夫,项羽也被称为屠夫。
虽然当时没有法律和道德上的限制,但这绝对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一次杀死20万人。这种屠杀无疑让项羽被视为残暴的武将,也让项羽失去了所有秦遗民的心,再也难以有所作为。
随后,项羽作为反秦联军的胜利者和统帅,进入秦朝的核心城市咸阳城。项羽做了三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即:
项羽
1.杀秦王子婴,杀前秦官员。
2.烧咸阳城、阿房宫等建筑。
3.在城里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
而刘邦比项羽早一个月进入咸阳,且看刘邦是怎么做的:
第一,优待秦王子婴。樊哙建议刘邦杀了秦王子婴,刘邦没有杀。而是优待子婴,以此来吸引秦臣民的心。
第二,刘邦把咸阳所有的财产、美女、宫殿都封了,交给项羽。
三。刘邦约法三章:杀人伤人盗窃之罪。维护了咸阳城的治安,给了咸阳人民一个安宁的生活。
刘邦
对比两人,你会发现项羽的淳朴与刘邦截然相反。如果说刘邦还是仁政君主,那么项羽的行为无疑是暴君。
但这还没有结束。秦朝灭亡后,项羽开始迫害项家的傀儡楚怀王。本来,项羽只是想威逼楚怀王放弃封王的诺言,但被楚怀王拒绝了。所以既然项羽派人杀了楚怀王,即使楚怀王是傀儡,楚怀王也还是项羽名义上的君主。项羽杀楚怀王是弑君,与赵高杀秦二世、胡亥无异。
项羽成名后,准备放弃咸阳,回到家乡。临行前,有儒生建议项羽以咸阳为都城,项羽拒绝了。然后有人在背后说项羽是带帽子的猴子,意思是嘲讽楚人是带帽子的猴子。项羽知道后,立刻杀了这个人。这是不宽容的,很难听到人们说不同的事情。这种行为基本就是暴君的标准。一般来说,暴君是听的。
楚汉之争
另外,项羽和刘邦在四年楚汉战争中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得人心。项羽征服齐国,杀死后,扩大了进攻面,把支持的齐国人都杀了,激起了齐国人民的反抗。然后项羽无知的杀了人,但是杀了人并不能平息民心,反而激起了更多的叛乱。所以项羽一直在齐国平叛,这正是关键时刻。
虽然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大败,而且项羽的军事实力超级强大,但刘邦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和民心优势,一点一点瓦解项羽的联盟,使项羽在战略上成为孤家寡人。所有人都离开了项羽,除了项羽的封地和土地,其他人都投靠了刘邦。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
看看项羽的一生。他如何对待他的臣民?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在战争中屠城,战后杀人降职,烧杀抢掠敌国首都,甚至弑君,他都不听别人的意见。对于自己唯一的谋士范增,项羽听不进正确的意见,但也怀疑范增。这就是近小人而远君子的行为。项羽的一切行为都符合一个暴君的标准,所以如果他统一了全世界,他会嫉妒的。
项羽
那么,如果项羽能统一天下,他会称帝吗?
虽然项羽在灭秦后被称为西楚霸王,但这并不意味着项羽会回到战国时期诸侯国并立的局面。因为项羽没有依靠自己一支军队的力量,而且诸侯联盟不少。他们只是表面上顺从项羽,实际上是别有用心。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管项羽封不封,那些诸侯势力都是相对独立的。项羽用分封让这些诸侯自相残杀,然后项羽一个个收拾。谁告诉项羽他年轻?在秦朝灭亡的那一年,项羽才27岁,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和天下诸侯厮守。何况项羽是最强的,虽然吞不下所有的诸侯势力,但还是一个个最强,所以他只想先分封,再一个个消灭,最后一统天下做皇帝。也许是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