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由冰和甲烷组成,在地球上储量巨大,分布在世界各地。
如果可燃冰开采技术能够突破,许多国家将改变能源短缺的现状。然而,可燃冰是能源的希望还是一个骗局,这仍然是一个问题。
什么是可燃冰?可燃冰早就被地质学家发现了。在北极地区的冰冻地区,有大量的甲烷冰。甲烷很常见。在自然界中,无论是植物腐烂还是动物腐烂都会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
甲烷是沼气、煤气等可燃气体的主要成分。如果动植物产生的甲烷气体,或者地球中的甲烷气体,在释放到大气中之前冻结在冰中,就很容易形成可燃冰。
可燃冰的开发利用有哪些难点?
基于全球能源短缺的现状,近二十年来可燃冰的研究被提上日程。自2000年以来,美国开始了可燃冰这种新燃料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引起了各国对获取这种新能源的兴趣。原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巨资研究可燃冰的开采利用。
然而目前可燃冰的不稳定性仍然是最大的发展制约。在开采过程中,需要保持可燃冰稳定冻结,给大规模开采带来困难。如何避免开采过程中甲烷气体的自然释放,如何更好地收集释放的气体,都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可燃冰开采有什么不良后果?不科学的开采可燃冰会对地球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首先,可燃冰在海底的聚集会直接导致海底结构的坍塌,造成海底滑坡,破坏大陆架的地质结构。其次,可燃冰燃烧还会造成温室效应等问题。
最后,在开采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甲烷,会对大气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什么影响,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研究发现,5000万年前,一次大规模的甲烷释放造成了全球气候的巨变和大量生物的灭绝。
中国目前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先吗?各国开始了可燃冰利用的竞争。美国在墨西哥湾进行了试采,日本也进行了多次试采研究。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南海可燃冰的实验性开采,技术水平领先全球可燃冰开采,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目前,在大规模安全开采和商业应用之前,仍需要科研和技术人员的努力进行攻关。
欢迎评论关注量子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