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文化体系”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甲骨文、商朝、周朝金文之间有传承关系吗?如果是这个意思,答案是肯定的。
周灭商朝,再延续七八百年,文化水平自然会比殷商高很多。
甲骨文是指主要见于河南安阳殷墟的兽骨龟甲上的文字。其他地区和周代的甲骨文中也有发现,但数量不多。
共发现兽骨、龟甲15万余件,从中收集文字5000余字。现在有2000多种解读。里面有一些特殊的姓,族徽,人名,地名。此外,还有大约1490个与后世相关的字符。
研究古文字的学者,包括研究外国文字的学者,一致认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虽然仍具有明显的象形特征,但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符号化”倾向。与后代相关的490个字中,32%是形声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20世纪30年代,董作斌先生把甲骨文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一是盘庚之后的二、四王;第二,祖庚之后的两位国王;第三,辛辛后第一人生的二王;第四,武义之后的第二个王;第五,继狄之后的第二个王。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提出了将甲骨文分为三期的设想——前期,从武定开始;中期,从康定开始;晚,从狄夷。
这种划分得到了更多学者的支持。
(殷商青铜器上的女性物品铭文)
金文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个说法起源于汉代,因为金属铜在古代被称为“金”。
文只是“文字”的物质载体,与甲骨文不同。虽然经常使用铸体,但字体形式与甲骨文不同。金字和甲骨字没有其他区别。而且最早发现的青铜器铭文和最早发现的甲骨文是同一时期的。
武定傅浩墓中发现20多件刻有“傅浩”字样的青铜器。这足以证明甲骨文和金文只是同一种语言的两种“书写”方式。
(周代青铜器和铭文)
四早期青铜器铭文,往往只有两三个字;商代末期,出现了“四五十字”的铭文。
商朝灭亡之初,金文的风格并没有改变。后来,周人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铭文风格——西周中期,青铜器铭文的长短和体例与殷商时期明显不同;到了西周晚期,出现了类似毛的497字铭文。
到了东周,青铜器铭文逐渐两极分化——一个是力求繁缛典雅的历代风格,如春秋时期的蜀一中,中山的王和战国时期的中山王放贤。这类铭文,属于正宗的庙字,是金文中的“官文”,如《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游》。
(周青铜器铭文)
另一种比较简单,刻钱的铭文越来越流行——乱涂乱画的刻钱,错别字、错别字很常见,很难识别。有些刻本,比如产品说明书或者广告,记载了青铜器的重量和容量等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汉字的普及加速。学者称之为“性格异常”。
无论如何,从文献学和书法发展的角度来看,甲骨文和金文是一脉相承的。只是金文的普及比甲骨文早几百年而已。没有证据证明“书写”方法不同的字体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
五“文化水平”也是一个需要界定的概念。
文化可以指一定社会阶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可以作为一个考古学概念,比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也用来表示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教育水平。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两周时期的“文化水平”都远高于殷商时期。
从生产层面来说,殷商时期已经学会了耕田,但拉犁的不是牛马,而是人,通常是奴隶。但是到了春秋时期,牲畜耕田已经开始了。
(商代青铜兵器)
恩格斯说,不是人们生产什么,而是人们用什么来生产。殷商时期,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但当时青铜首先用于铸造大型礼器——鼎、爵、器、簋等;第二,它被用来制造武器——斧子、钩子、叉子等。,但在生产中很少使用。
到了周朝,青铜不仅用于制造工具,春秋时期也进入了铁器时代。
郭沫若认为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是划分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的关键标志,这是很有道理的。
6.从精神财富方面来说,殷商并不等同于两周。
周人说殷商有“典书”。的确,大多数古代学者认为,在甲骨文时期,他的书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但书写的东西不容易保存,只有甲骨文流传下来。但即便如此,当时的文字也绝对仅限于范围很小的真人群——以前的商王大概都是“文盲”。
周朝就不一样了。《尚书》尽管有古今文字、真假之争,但在西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周代有《诗》、《易》、《春秋》、《论语》、《老子》。还有《左传》等三本传记。
百家争鸣很好。突然出现了那么多思想家、政治家、作家、哲学家、战略家等等。显然,这是商朝绝对无法比拟的。
天文、历法、医术等形而上的研究,两周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仍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果说殷商时期还处于“学前班”水平,到了周朝,我们至少已经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