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彪谈书法

红烧大排2022-07-11  15

刘洪彪先生是现任书法协会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可以说是当代草书的“掌门人”。谈及刘先生的书法艺术,绕不开三个关键词:现象级人物、大草、真假“丑书”。

刘洪彪,1954年生于江西萍乡,本名后羿,字泥班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研究所研究员。2007年、2011年、2014年三次荣获中国书圈兰亭集势“兰亭七子”称号。

(1)现象学人物(1)人穷志不穷。刘洪彪的个人历史非常宏大。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十几岁时成了一名矿工,然后参军了。他从普通士兵的军衔上升。他没有背景,也没有靠山。他既诚实又勤奋。刘洪彪曾这样告诉自己:“我8岁丧父,15岁辍学,没有文、墨家族史,没有老师,没有专业训练。几十年来,人们只是靠模仿生活。我在业余时间读书的时候,很崇拜巴尔扎克、高尔基、巴金、郭沫若、齐白石,对他们很着迷。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煤矿工人,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想要有所作为,就好比逆风而行,走在风中……”。

(刘洪彪草书作品)

(2)“少年”成名。书法圈在娱乐圈是体育圈的对立面。“人皆老于书”。40岁,都是在路上的小战友。决定舞台的艺术高度。与沈鹏不同,沈鹏的平台是《人民画报》,刘洪彪的平台是基层单位的黑板报。由于他惊人的毅力和非凡的才华,刘洪彪如饥似渴地投身于书法的海洋。天道酬勤,他的书法也开始突飞猛进。连续三次获得全军书法大赛一等奖。33岁时在洛阳博物馆展出作品,反响很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逐渐进入书法核心圈。

(刘洪彪草书作品)

(3)不坚持创新。刘洪彪之所以被誉为当代书法的现象级人物,不仅在于他年轻时的名气和获奖,更在于他特立独行的侠义性格和创新精神。尽管他屡遭质疑和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刘洪彪草书作品)

(2)刘洪彪的《古装书法》把握了当代书法的审美规律,果断将当代视觉艺术融入书法展览,将作品由简单的组合、呈现变为以作品为中心,将“LOGO”、“画册”、“展签”、“邀请函”、“装裱风格”乃至“展厅装置”的整体展示融为一体,形成立体展示。

(创作14米草作品,沁源春雪)

前期他现场写了一首14米长的草《沁园春·雪》,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这幅超大型的野草作品,可以算是他“古装书法”的代表作。不少网友认为,装扮书法本身属于“展体”范畴,是一种“形式主义”,与书法艺术无关。这是一种自命不凡的姿态,应该立即停止。有网友大加赞赏和支持。

雍认为,书法艺术说到底是视觉艺术,只要不妨碍书法艺术的主题,不遮蔽或冲淡书法艺术的核心艺术灵魂,必要的形式是可以强调的,但仅限于辅助和装饰,不宜过分铺张。

(3)真假“丑书”真假丑书是刘洪彪书法舆论界争议最大、最根本的问题。很多业内人士对刘先生的不羁野草赞不绝口。书圈里有句话:

刘洪彪遵循中国古典美学的规律,但并不满足于以往的许多模式,他试图用自己的艺术激情去开辟一条书法创作的康庄大道。但是,先行者必然面临风险,艺术的创造者总是注定的。就像刘洪彪在艺术道路上的殉道者一样,他不顾风险,一如既往地勇往直前。刘洪彪手中的笔坚持线条的形象,用书法的整体感觉适度夸张书法作品的形式,焕发出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刘洪彪草书作品)而且似乎更多的朋友说刘洪彪先生的草书作品历史渊源太少,自我创造的成分太多。它们虽然苍劲有力,但是读起来却很难有回味的美感,或者说根本就应该归为丑书。

我的意见相当折中。刘洪彪的草书之所以受到质疑和争议,是因为它很小。刘的草书具有传统的意义,但它与古代的用笔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包括结法和章法。仅仅比肩古人是不够的,更多的是一种创新和尝试。如果从现代书法的审美习惯来看,刘左是上品;从传统书法美学的角度来看,《刘左》是一部丑书。

说说永。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815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