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写给谁的?

克莱登大学2022-07-10  17

诗歌评论:抓住永恒的瞬间——《告别剑桥》的文本分析

《别了,剑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和作者心境的短诗。诗人高尚,赞美自然。诗中对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剑桥给诗人的心灵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不仅如此,剑桥还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界是剑桥打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剑桥激起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剑桥给我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个是非颠倒的时代,艰难的民生让诗人的剑桥理想逐渐破灭。这首诗写于1928年,当时诗人回到了英国。故地重游,一幕幕往事勾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然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怎能不泛起悲伤的波澜!描写剑桥的自然美景,表现作者对剑桥的怀念和内心的忧郁,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他的诗轻盈飘逸,飘逸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绘画美于一体。同时,他融合中外诗歌技法,追求一种“纯粹的诗情”。这些在《告别剑桥》中都很明显。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刻含蓄,诗思细腻独特。诗人以剑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在景物中抒发自己的感情,使人与景物相互变化。通读全诗,没有一处不是关于风景的,没有一处包含着诗人淡淡的离别之悲。诗的第一句:“轻轻地,我要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了;我轻轻挥手,向西方的云告别。”文笔看似洒脱,实则无奈惆怅:诗人深知剑桥的美是永恒的,带不走的。改变人的心情的,失去的是梦想,带走的却只是那份感伤的眷恋和悲伤。接下来,诗人用比喻把金柳当成了荡漾在心中的新娘,甚至愿意做何康河中的一株水草,“在水底招摇”。第四节,清泉映红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月色如水,水天一色”的意境宽广悠远,就像诗人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忧伤。那个绚烂如彩虹的梦,早已在其中碾碎沉淀。诗人轻声吟唱。或许只是对过去剑桥理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到高潮。如果说这首诗的前四节描写的是自然风光,那么第五节则是回忆人们的活动。仿佛诗人在剑桥看到了自己长蒿草、做梦的旧景。那时候,他是多么意气风发,现实中的诗人都忍不住要唱——但他唱不出来,因为他充满了失望和不舍而不得不离开。只有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心情,像一张满弦的弓,箭未离弦就被活活抢走了。淡淡的思念有过瞬间的高涨,但这种高涨在瞬间消失,就像他悄然而来,呼应着开始。诗的情感线索是:淡淡的忧伤——逐渐升华——翱翔的瞬间——回复淡淡的忧伤。在这条线索中,全诗与风景融为一体。诗人构思的精妙体现在决策的巧妙上。诗的开头:“轻轻地,我要走了”和诗的结尾:“悄悄地,我要走了”。连续两首《我要走了》表明诗人截取了“离开”的瞬间,而不是从到达到离开的漫长过程。这一刻在诗人的脑海中被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和他所描绘的剑桥的一切意境都在一瞬间完成。瞬间就是永恒。或许,这就是《别了,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离别抒情诗中脱颖而出,长久被世人喜爱的原因。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这首诗由七节组成,每节四句。每一节描述一个场景和一个意境,各节之间相互衔接,承上启下。以第二段和第三段为例。第二节,前两句描写沿河的金柳,后两句通过层次感加深感情。第三节是在第二节写的“波光”的基础上写“水底的澄明”。可见句子和小节是环环相扣的。诗人非常重视诗行本身的审美功能。他的诗精致工整。这样的工整强调的是对诗歌整体排列顺序的工整规划,对诗句的长度没有硬性的限制。这首诗采用了诗化的形式,诗句时长时短,全诗错落有致而不单调,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诗的高低不平的格局美和严谨稳定中有变化的和谐感。

诗人说:“诗的美不在于它的字面意义,而在于它不可预测的音节。”可见诗人追求音节的节奏和韵律。在他的诗中,音节和内容达到了自然而完美的统一。“轻轻的,我要走了,就像我轻轻的来了一样。”两个“轻轻”的重叠,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说是诗人有意增强节奏的轻盈。诗人将节奏视为诗歌的内在生命,他所谓的“所含音节的一致性”更多的是诗行间“停顿”数量的相等,而不是单词数量的相等。声调,即根据句子中的不同成分来区分音节。比如诗的最后一句,可以按意群划分如下:“静静,/我/去,正如我/静静/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的每一句停顿的数量大致相等,使全诗充满整体的、一致的节奏。在音韵上,这首诗用韵为偶句,同节两句或四句同韵,产生一种起伏的韵美。在诗人有节奏的歌唱中,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忧郁也在变化和蔓延。

这首诗采用现代白话文的形式,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空灵飘逸,也采用了音语结合的语法模式,可谓中西合璧。绘画的色彩美在诗中也有清晰的体现。诗中天上的云、金柳、青山、清泉、彩虹,色彩鲜明,写出了康桥之美。如此丰富多彩的画卷,与诗人的心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它的美,诗人才如此难以割舍!

读《再别康桥》就像看一座楼,唱一首歌,欣赏一幅画,但你感受到的是诗人淡淡的离别之情的伤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785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