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我的评价在哪里看

维他命是什么2022-07-10  17

如何评价?简单来说:全方位下降。

不知不觉,优酷已经不做老大很多年了。

在强调文化和内容的网络视频领域,优酷似乎越来越缺乏前沿嗅觉,引领全网热门剧?全民话题自制剧?引发社会讨论的全国性综艺节目?这些标签离优酷越来越远,这让这位在古永锵时代巅峰体验优酷的作者有些感叹。

这几年,优酷越来越不像我们刚认识时的样子,反而陷入裁员、收购、腐败、内部整顿的不断口水战中,有一种“内外交困”的感觉。作为阿里巴巴娱乐生态重要组成部分的优酷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是缺钱还是缺人?还能再回到巅峰吗?

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于关心它们的人的头脑中。

它始于2019年的两个谣言

2019年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半,优酷没能给节目名单上的所有人带来太多惊喜,却先陷入了两个广为流传的谣言中。

第一个谣言是“裁员”。年初,有消息称阿里数娱的优酷团队要裁员,引发外界诸多猜测和解读。这一“传闻”随着阿里的辟谣得到暂时缓解:“阿里承认优酷团队出现人事变动,主要是因为去年12月以来优酷内部整改,以及为新财年的业务目标进行正常的业绩优化和组织升级。”“阿里大文娱新财年将创造1800个新工作岗位,涉及阿里影业、优酷、UC、大麦、阿里文学等业务线。”

第二个传闻是优酷将被今日百科收购。这个消息也被有眼有鼻的广为传播,最后逼得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娱乐轮值总裁、现任优酷总裁樊路远愤怒声讨“胡说八道”。

从去年年底开始,优酷前总裁杨伟东的贪腐事件,以及阿里随后对优酷的“重新整合”,更是强化了外界对优酷的质疑,给了所谓“谣言”传播的土壤。

在后杨伟东时代肩负优酷发展重任的樊路远当然有他愤怒的理由。随着杨伟东的突然离开,时任阿里大文娱轮值总裁、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的樊路远迅速接替杨伟东的位置,出任优酷新职,开启了整个阿里大文娱的高层变动。

面对杨伟东未能解决的“优酷与阿里生态的关系”这个“烂摊子”,以及优酷在业内岌岌可危的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樊路远是着急了。

过去的杨伟东时代,“优酷跟整个阿里生态有点格格不入,企业风格完全不一样”,这是优酷过去给人留下的印象。杨伟东离开后,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味道浓厚的樊路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了对优酷的新一轮“整顿”。

整改方向是什么?“阿里”。是的,阿里合伙人樊路远,如果没有把“数据决定一切”、“二次文化”、“拥抱变化”、“996是幸运”的阿里文化完全注入优酷的基因,他就是变态。

除了全面的内部整改,优酷还宣称将继续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投入,将优酷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令人惊讶的是,深感责任重大多年的杨伟东虽然不是阿里的合伙人,但他却孜孜不倦地将阿里的基因注入优酷,并借助阿里雄厚的资本,推动了优酷的发展。但结果是优酷文化和阿里文化的日益分裂,优酷市场地位的下降,甚至我自己的腐败。

这是否证明了“阿里花”优酷的失败?如果真的是1+1两边都不能大于2,那么樊路远能来这里改善优酷的现状吗?

优酷真的很重要吗?

如果阿里的文化真的是“数据决定一切”,那么优酷在阿里内部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在阿里巴巴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中,阿里巴巴当季1173亿元的营收,对整个娱乐业务的贡献仅为65亿元,增幅有限。显然,从数字上来看,“大娱乐”一点都不大,更何况优酷,它只是大娱乐板块中的一环。

更何况优酷近年来在与腾讯视频、爱奇艺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各种数据显示,优酷已经从早些年的行业第一跌落到行业头部梯队甚至第二梯队的末尾。

我们已经渐渐习惯了优酷排名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之下,甚至Tik Tok、Aauto Quicker等突然压倒优酷,习惯了空。当优酷在阿里巴巴生态中的重要性有限,在视频行业的重要性有限,优酷巨头之路的遮羞布只能靠阿里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投入”来维持。

无数互联网理论的说法是什么?一个行业的用户只能记住谁是第一名。至于第二第三第四名,谁管呢?好在国内市场足够大,再加上阿里“爸爸”核心电商业务的实力,优酷还不能下决心说“失败”。

但笔者仍然认为,阿里巴巴和优酷的结合,在近几年来是“失败”的。这些年,优酷在内部并没有成为阿里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没有像竞品《奇葩说》、《中国有嘻哈》、《盗墓笔记》等在外部持续推出的成功节目。然而,尽管有巨大的版权投入和资本加持,业务上依然没有突破,用户体验多年来饱受大量用户之苦。

曾经凭借《万万没想到》和《十一青春系列》赢得自制内容开门红、巩固平台老大地位的优酷,已经不复存在。

不过,这几年优酷的没落,也不是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现在整个视频行业的环境太差了。不只是优酷。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线上流量红利达到顶峰,“瓶颈期”几乎伴随了整个视频行业。

版权和自制节目投入庞大的视频行业,优爱腾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但相对来说,优酷更不好过。

随着短视频、AI、信息流等新风口的出现,网络视频行业已经越来越习惯成为移动互联网舆情中心的背景板。常年不赚钱的发展模式,让所有视频平台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

行业的寒冬可以掩盖优酷的挫败感,但商业世界的残酷在于,每年烧掉和损失的也是巨额资金。人家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做的比你好,只能说明优酷本身有问题。

有了爱奇艺的支持,腾讯视频有了腾讯,阿里收购优酷的时候是行业第一。既然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差钱的“爸爸”,那么大家比较的就是平台自身的眼光和核心运营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找出你的用户喜欢什么,如何做出用户喜欢的内容。在这方面,曾经引领行业的优酷在并入阿里后失败了。

想要摆脱困境,需要去阿里,也需要去阿里。

在沟通失败,支付宝社交功能失效的时候,阿里被贴上了没有社交和娱乐基因的标签。

其实这个标签现在依然有效。强调文化建设和二次元文化的阿里巴巴,有自己完整而强大的企业文化体系。这从阿里巴巴每一个新员工都要经过近两周的“百年阿里”培训就知道了。这种文化基因帮助阿里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但也限制了其社交和娱乐产品的成功。

从视频平台的内生逻辑来看,它永远不可能成为电商帝国的一部分,也不可能被强势商业文化的经营思维所主导,因为那样的话,真正的文化娱乐将不复存在,人们看到的永远是点击最高、转化最高、最容易导流和导购的节目。这样的节目有什么意义?

可惜阿里巴巴的强势衬托了优酷的无奈。如果阿里的企业文化没有那么浓厚,优酷也可以尝试通过加强人工运营指导、引进外部人才来解决目前的问题,这也是高等人加入阿里巴巴的重要原因。但阿里从管理、文化到商业模式都有太强的电商和控制基因,很难有一个良性的机制去运营一个好的社交产品、娱乐产品、文化产品。

阿里影业、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浏览器、阿里游戏、阿里文学.................................................................................................................................................

先不说阿里的业务体系,往往是想让流量平台引导其电商业务,却没有办法引导其流量平台的“缺陷”。就优酷想要脱困而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去阿里,而且还要“去阿里”。

阿里是必要的。毕竟阿里的资本和生态加持,才是优酷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竞争的立足点。

也是要去阿里的。只有摆脱阿里强烈控制欲和强烈电商基因的文化影响,用适合优酷的发展模式而不是阿里式的商业模式推动优酷转型,才能重回巅峰。

以上回答截止到2019年6月15日。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771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