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地位

雅惠2022-07-10  16

今天提到民国大师,我们会想到蔡元培、胡适、马、,但必须有一个瘦骨嶙峋的人物——陈寅恪先生。

陈先生

陈寅恪,生于1890年,祖父陈宝桢出任湖南巡抚,因最早响应光绪皇帝发起的戊戌变法而被罢官。我的父亲,陈,是晚清著名诗人之一。所以陈寅恪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和祖父都是积极求变、改革的进步人士。因此,陈寅恪既熟悉传统的四书五经,又涉猎西方文化。

陈宝珍

1903年,13岁的陈寅恪被父亲陈送到日本留学。1909年,陈寅恪从复旦大学毕业,从此踏上了留学西欧的征程。他的父亲,他自己或她自己,想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而不是为垂死的晚清政府服务,所以他想获得更多的知识。

留学西欧,三无教授陈寅恪两次出国留学。1909年复旦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自费出国。他曾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和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院。这一次,他的游学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中止。

1918年,得到公费出国的机会,陈寅恪再次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东方古文字学。这期间,他掌握了中亚古文字学、蒙古语、梵语、巴利语、波斯语、突厥语、西夏语、英语、法语、德语,成为一段佳话。而陈寅恪极其聪明,学习也很努力,但她在游学期间从未拿到过文凭,甚至没有发表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其实这和王先生的学术理念有很大关系。他曾说,“考博士不难,但如果两三年内被某个特定课题束缚,就没时间学习其他知识了。”原来王先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已经掌握透彻的知识上,想留出时间学习更多新的内容,所以一直没时间去拿毕业证。

青年陈

1925年,陈寅恪结束游学回国。当时清华大学改制,拟成立研究院国学系,聘请当时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导师,如国学大师王国维、语言学家梁启超、赵元任、主张变法的陈寅恪等。与其他三人相比,当时的陈寅恪真的有点“名不副实”。原因是这三个人当时都很有名气,但是没有学历也没有作品的陈寅恪和他们比起来并不是很有说服力。

清华校园的四位导师

但研究所所长吴宓极力主张邀请陈寅恪。当陈寅恪落户清华校园时,所有人都惊叹于她渊博的学识。不仅学生,还有教授、老师都来问陈寅恪问题,所以他当时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

据他的学生回忆,陈寅恪先生在授课时常常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你不知道他不知道什么,他不能说什么知识。每当谈到一个知识点时,王粲先生就顺着这个点进入一个大规模的知识网络。在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导师指导下,他的学生都是后来的名人,比如季羡林、蒋天舒、胡守伟、刘石等等。

国难当头,我潜心研究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全面侵华,不久北平沦陷。当时已经47岁的陈寅恪因为高度近视,加上学业,用眼过度,导致右眼看不见。如果他没有尽早离开北平去南方读书,他的眼睛可能已经恢复了。

1937年七七事变

离开北平前,王先生把自己前半生的书送到了长沙,却不曾想,长沙很快就沦陷了。在逃离昆明的过程中,王先生的书籍被战火掩埋,随身携带的书籍在前往昆明的途中被盗,雪上加霜。这让本来就患有眼疾的王先生心里更加难过。

此时,王先生所在的昆明虽未沦陷,但日军时而进行空进攻,加上物资匮乏,条件恶劣,王先生的眼疾不断加重。王老师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忍受着身体上的折磨,坚持给学生上课,完成了《隋唐制度源流略论》和《唐代政治史讨论》。很难想象,在眼睛几乎失明、身体虚弱的情况下,王先生是如何完成如此不朽的杰作的。

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多次邀请王先生授课,并担任汉学教授。一开始我不同意,后来考虑到自己的眼疾,去治眼疾的时候同意去了,可是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1914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王先生的游学被迫中止。这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阻止了王先生的欧洲之行,他不得不留在香港。后来日军占领香港,一群日本兵包围了王先生的公寓。

一个男人和一把椅子坐在客厅的中间。当时王先生几乎双目失明,只有左眼能稍微看清楚一点。王先生依然两眼放光,用地道的东京口语咒骂进来的日本船长。日本一听就愣住了。有这个大神,所以他没有为难家人。他时不时还会送些米面,但这个他一生中最恨日本人的人,断然拒绝吃日本兵送的饭。独立的精神,自由的人格,可见一斑。

抗战胜利后,舒先生又回到清华校园教书。当时李老师双目失明,但仍不肯休息,坚持教学。在清华校园继续任教两年后,战火又起,李先生应邀到岭南大学任教,开始了他在广州的最后20年。

奥拉先生

1952年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但王老师似乎不受外来事物的影响,只在乎自己教好书的能力。随着特殊时期的到来,王老师的精神和学识被击倒为“老古董”,王老师在失望中辞职,结束了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不管外界怎么批评王老师,王老师都只专心学习。晚年,他在助手黄轩的帮助下,用了十年的时间,口述完成了《刘传》,将他内心的追求和主张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和他的妻子

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结束王先生的煎熬。1966年,王先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折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使他备受煎熬。终于,1969年10月7日,王先生去世,留下了他一生的作品。去世十二年后,由弟子蒋天舒整理出版,被视为王先生的独特馈赠。

王先生从小留学日本,后在西欧任教数十年,饱受战乱与沧桑。然而,他从未改变自己的想法,他的学习如此,他的生活也是如此。“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人格”贯穿了他的一生,我的晚辈以王先生为楷模。

晚年的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758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