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在赵后期(约公元前276 ~ 251年)任蜀都督期间,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了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总出水口作为工程所在地,团结组织了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左右建成了都江堰。
都江堰的总体规划是把岷江分成两条小溪,一条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能分洪减灾,又能引水灌溉农田,化害为利。主要工程包括鱼嘴引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请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实地调查了地形和水情,决定挖通雷宇山引水。
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火药,李冰用火烧石头,导致岩石爆裂。最后,在雷宇山开凿出一条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名“宝瓶口”,因山的挖掘而分开的石堆则被称为“里堆”。
安索桥又称“安澜桥”、“情侣桥”。它建于宋朝以前。位于都江堰余醉堤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之一,是都江堰最具特色的景观。该桥由木排和石墩支撑,用粗大的竹缆悬河对岸,上面铺着木板作为桥面,两边用竹缆作为围栏,全长约500米。
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乱。现有桥梁为钢索混凝土桩。
宝口引水工程建成后,虽然起到了引水灌溉的作用,但由于江东地势较高,河水很难流入宝口。李冰父子带领众人在岷江上游、离雷宇山不远的河中心修建了一个引水堰,放在河中心一个装满鹅卵石的大竹笼里,形成一个形似鱼嘴的窄岛。
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河泄洪,内河通过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发挥分洪减灾的作用,在导流堰和排土场之间修建了一条200米长的泄洪道,流入外江,确保内江不发生灾害。溢洪道前有弯道,河水形成环流。当河水超过堰顶时,洪水夹带的泥沙和石块就会流入外江河,这样就不会堵塞内江和宝口口河的水道。因此,它被命名为“沙飞堰”。
为了观察和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雕刻了三个石堆人像,放在水中,以“枯水不泛,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了一个石马,放在河中央,作为达到年最小水量时冲刷沙滩的标准。
都江堰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河流自动导流、自动排沙、控制来水等问题,消除了洪水。
从此,成都成为了一个拥有千里野地的天府之国。实践证明,2000多年来享有长久效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合理,布局顺应自然规律。引水堤、溢洪道、宝瓶口三大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引水、分洪、排石、输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