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如果你睡八个小时,那么每天22点到6点,12点到8点,甚至凌晨2点到10点都可以睡。有区别吗?对健康影响大吗?
或者说,只要我睡眠时间充足,熬夜算不算熬夜?
在心理学领域,对睡眠有各种各样的研究。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心理学家对睡眠的机制越来越了解。一些问题的答案将会揭晓。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严格意义上,早睡和早起晚睡没有区别。
如果做一个严格的假设:一个人每天晚上10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而另一个人B拖了两个小时,于是12点睡觉,8点出发。
那么,在睡眠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两种人的健康状况不会有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节律和生物钟的可调性是相当大的。只要能维持稳定的时间,其实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身体各个器官也会根据你的作息时间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
(2)在实践中,晚睡肯定不如早睡。
但在现实生活中,睡得晚的人肯定不如睡得早的人活得好。原因很简单。大多数晚睡的人都无法达到高质量的睡眠。
首先。早上各种噪音都会打扰你。虽然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它们,但它们会打扰你,阻止你进入深度睡眠,甚至打断你的睡眠过程。
其次是光线的问题。当我们接收到自然光时,身体的各种功能就会被唤醒。也就是说,当你接受早晨的阳光时,你就会自然起床。
除非你能关上房间,否则你很难在早上睡个好觉。
(3)切换节奏的危害。
真正对身体有害的是改戒。比如我工作日11点睡,周末1点睡。这太可怕了。
因为会让你的身体无所适从,刚适应了一定的节奏,过几天又会乱。久而久之,身体和心理都会出现问题。
(4)完全反转的危害。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心理学家发现我们的节奏仍然受到基因表达的影响。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人的节奏完全颠倒,而不是简单的拖延,会有什么效果?
综上所述,人体内许多与昼夜节律相关的基因表达明显减少。人处于一种很不正常的状态。
结论:其实每个人的作息时间都不一样。有些人属于早起型,有些人属于晚起型。一般来说,只要你在相对正常的时间入睡,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时间的稳定,对你的精神和身体状态都不会有什么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