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四大才女是哪四个

鸟鸣涧的意思2022-07-10  22

近日,文化节目《国家宝藏》再度回归。一段关于清代才女王的历史想象,再一次将这个陌生的女孩带入了我们的视野。

作为传统时代杰出的诗人和天文学家,王深受进步女权主义者的关注和尊重。200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她的名字命名了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

说到“才女”,我们今天似乎很喜欢用这个表达。有知识的女孩叫才女,学历高的叫才女,懂艺术的叫才女...毋庸置疑,今天的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很多领域已经占据了半边天。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有才华的女性多是正常的。

那么,历史上也是这样吗?王的出现有什么特定的历史背景吗?才女群体对传统男权社会意味着什么?这些有趣的问题值得一谈。

谁能成为「才女」?

中国不仅有着悠久辉煌的文明史,而且留下了丰富连绵的记载。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史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然而,历史写作从来都是有选择性的。二十四史虽然庞大,但还是忽略了很多群体。所以有尖锐的批评说“二十四史不是史,是二十四姓的族谱”。

在传统时代,女性在历史书写中被长期忽视。恢复这些“被忽视”的群体是历史研究者的任务之一,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女性史”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正史中关于女性的文字并不多,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传统时代关于女性的记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才女。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被称为才女的女性,比如汉代的班昭和蔡文姬,唐代的上官婉儿,宋代的李清照。但真正能做到“批量生产”才女的,是明清两代。

明末以来,社会上的才女规模显著扩大。在清朝中期,一本名为《石光·傅雷》的书为“才女”设立了一个单独的部分,并列出了一长串名字。清末编纂的上海地方志《续松江志》中,除了传统的“贞孝”外,还新增了“才女”一节。

一些著名的女性受到当时主流学者的推崇,如王,被干嘉著名学者钱大昕评价为“班昭之后,独此一人”。不难看出,在明清时期,才女作为一个群体逐渐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当时对于什么是才女有一套相对公认的评价标准。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德、色、才。所谓德,就是出身闺阁,遵守传统礼教。虽然今天有些人喜欢把名妓称为“才女”,但在那个时代,名人、才女是只有好女人才能拥有的称号。

所谓色彩,就是外表的美。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曾写过《女史》,批评当时的才女“以色眩人”。可见,靠脸吃饭自古有之,即使是才女也不能免俗。也说明在正统的评价标准中,不应该把色彩放在第一位。在兼顾德与色的基础上,才女身份的关键在于才华,主要表现在诗文、书法、绘画等文学能力的造诣上。

明清时期,才女辈出,突出表现为女作家的激增。据当代学者统计,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著书立说的女作家有33位,唐五代有22位,宋辽金有46位,元代有16位,明代有200多位,清代有3600多位。这些作品不假,大部分是诗集。比如明末清初的女词人王端淑,留下了千余首诗,可谓多产。

在家不出大门写不出的诗太多了。从明末开始,交往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女人也可以交往。如清初著名的“教苑诗社”,由林忆宁等才女组织,号称“教苑五子”、“教苑七子”。如在文化繁荣的桐城,方氏姐妹组织了“仕女诗社”,是当时著名的女子诗社。

乾隆、嘉庆以后,随着文化氛围的逐渐宽松,女性诗社增多,尤其是在繁华的江南,几乎没有城市。就像《红楼梦》中贾宝玉和他的姐妹们组成的海棠诗社,才女们聚在一起,吟诗作赋,乐在其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

为什么会有“才女文化”

才女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出现于明末清初是有历史原因的。首先是文化教育的普及。有学者估算过,清代中国男性识字率约为30%-45%,女性可达10%。

《红楼梦》里,林黛玉与贾母相遇,被问读过什么书。黛玉答道:“我刚读过四本书。”当时,在士绅和官员的精英家庭中,女性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女性的文化教育来源于父母教育的传承,也可以来源于家里的学习。很小的时候,女生和男生一起学习。男女分开后,一些家庭还会聘请有才华的女教师来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

男人读书读书,是为了科举的荣耀。女子教育的功利性相对较弱,但并非没有现实意义。创作规则严谨、典故恰当、意境深远的古典诗词,需要很多知识。一个会写诗的女孩,不仅说明她有良好的家庭教养,还具有教育下一代、延续家族脉络的潜在能力。

在科举决定家族进退的明清时期,有教养、有诗意的女孩在婚姻市场上相对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有必要培养女儿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写诗填词的能力。

才女群体的出现也与晚明以后图书市场的发展和文化氛围的变化有关。明代中期以后,期刊刻本的出版更加繁荣,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更加容易。与之相伴的,是带有清新气息的文化知识。比如冯梦龙明确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赵世杰专门编了一本书《古今女史》来褒扬才女,野的李治公开招收女弟子。

虽然男尊女卑、顺从贤德的传统没有改变,但社会氛围的松动已经足以形成一批精英、知识分子出身的才女,她们稳定而活跃于社会上层。于是,以江南为代表的富庶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才女,从而形成了“才女文化”。

才女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学方面,尤其是诗歌方面。在形式上,颇似男士的友情唱和,表现出才女的“文人”风范。有趣的是,晚明文人中出现了“女性化”的倾向。才女才子来来去去,却也构成了历史上有趣的一面。在内容上,从女性的角度来看,才女文化往往涉及很多小说题材。

比如清代有一本书叫《名媛颂》,是当时20多位才女围绕同一个主题创作的诗集和散文集,而她们讨论的主题竟然是清代名妓陈素素。如果你是男秀才,可以风流韵事,但要他们有尊严地聚在一起,认真评价名妓的作品、生活、容貌,自己写诗抒怀,编成书刊出版,恐怕不容易。因为没有科举和官职的限制,才女文化的创作形式和文本内容相对更加自由。

才女的社会影响力

在文学史上,明清才女以其才华和努力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为传统时代的文学增添了一笔。在更广阔、更历史的社会层面,明清才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当时,对有才华的女性还有另一种表达,叫做“原宪”。比如康熙的《仁和县志》就专门列出了这个条目,记载了20多个当地妇女。地方志的这种表述,体现了“贤”字在社会评价中的重要性。

时代对女性“圣贤”的传统要求,很难脱离“相亲相爱,相夫教子”的大框架,即使是才女。才女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很受重视的,也是最直接的。比如明末清初的才女顾若璞,在丈夫去世后,承担起了教育子女的重任。每天在私塾学习后,她继续培养孩子学习知识。在顾若甫的培养下,他的子女都能成才,受到当时人们的积极评价。

家庭教育向外延伸,才女更进一步,支撑起兼具教育和社会意义的社会。比如明末忠臣戚表家的遗孀尚敬兰,不仅教育自己的孩子,还通过组织文学社团,鼓励其他妇女学习知识,进行文学创作。她被誉为“当代爵位贤淑,妻为冠”。她受到社会的支持,享有很高的声望。

但这种教育的影响力很小,其社会效果往往是间接的。才女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以诗歌为基础的文学作品。然而,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时代,纯文学的创作几乎无法发挥显著的社会影响力,更何况才女群体只是被锁在闺房里,属于精英圈里的小文化。

也有才女的知识结构超出了文艺的范畴,在一些开明富裕的精英家庭,不仅教育女儿吟诗作赋,还为她们提供学习其他知识的条件。于是,就有了一些其他的才女称号,比如有着古今历史知识的女史,有着学者风范的女侠,才艺举止堪比男人的女主,学识渊博的女博士。上面提到的清代著名才女王,被称为“女史、女先生”。

王能得到这样的称号,不仅因为她擅长诗歌,还因为她有天文、历法、算术甚至医学方面的知识。然而,在明清两代成千上万的才女中,王只是极个别的一个,即使是这样杰出的才女,也未能对社会产生足够的影响,甚至她本人也未能突破思想的束缚。

在给朋友的信中,王曾毫不留情地批评当时的风气:“所谓交际花才女,不足以深学而知道”。她自以为只会背诗,添油加醋,做一些无病呻吟的歌。即使她被称为才女或名人,也没有实际意义。

但在女性道德的约束下,女性的社会交往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与现实政治关系不大。闺阁女性即使“学深识路”,恐怕也很难发挥作用。王的知识体系的确超出了当时才女之外,但她本人毕竟也不能独善其身。

如今,王的传世作品有诗集《德风阁第一集》。就基本内容来说,和当时的才女没什么区别。但是,根据当时人们的记载,王还创作了大量的著作,如《天文幻术》、《算术计算》、《西学计算》、《增删》、《文学批评文选》等。

王病重时,丈夫詹梅建议将手稿编成文集,日后刊印,但王本人不同意。在给朋友的信中,她明确表达了恪守传统女性道德的态度,她不想做传统的叛逆者。她也不想把这些涉嫌背离女性道德的作品交给世人讨论。

为此,王对她的手稿做了四次处理。先将部分手稿收集印刷,成为德风阁第一辑。二是删除“草案中有超过一半的讽刺性言论”等潜在争议性词语。第三,是烧。所有世人不能理解甚至引起非议的东西都被烧掉了。第四,它们是隐藏的,有些不忍心被删除、烧毁或打印,所以它们被送到朋友快夫人那里保管。不幸的是,这些手稿的最终下落不明。根据王的自述,最后发表的文字只占总数的十分之二或三。

王对手稿的处理令人扼腕叹息,但这在当时并不是唯一的例子。在很多才女的作品集里,我们都能看到“焚诗情草”的表述。烧手稿显然不是浪漫,而是无奈。一些才女的思想虽已不再局限于诗词歌赋,却未能突破时代局限,难以跳出闺阁,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696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