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对岸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在法国凡尔赛镜厅加冕为皇帝,标志着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史称第二德意志帝国)。一般来说,加冕典礼会在全国最庄严的地方举行。那为什么普鲁士国王统一德国,不在柏林举行皇帝加冕典礼,而是在法国巴黎?
表面上是德国(普鲁士)战胜了法国,向法国乃至欧洲炫耀武力。但除此之外,德国的举动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在西方历史上,君主的头衔绝不是自己随意加上的,而是教皇认可的。基督教国家可以使用教皇的法令,但国王只能强加自己的王国,这也是中世纪欧洲宗教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的基础。所以欧洲的君主,为了使自己的王权稳固,不得不在教皇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以获得教皇的认可。
因为欧洲君主的头衔,需要教皇授予和认可。也让欧洲君主的最高头衔“皇帝”不那么猖狂了。“帝”不同于“王”,它象征着某个地区的霸权。比如,在古代东亚政治体系中,只有我国的最高统治者才有资格被称为皇帝,而邻国的君主只能被称为国王。其实欧洲也是如此。被教皇加冕,被冠以“皇帝”的称号,这本身就意味着已经实现了欧洲霸权。因为只能有一个欧洲霸权,按理说只能有一个欧洲皇帝。
在早期欧洲人的观念中,只有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才有资格被称为皇帝。德语中的凯撒和俄语中的沙皇(царь)都源于古罗马君主凯撒的词汇。这就是神圣罗马帝国(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评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是帝国)和俄罗斯帝国(自称第三罗马)与“罗马”有关系的原因。
由于罗马帝国后来分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而教廷一分为二,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对立逐渐形成,所以西方的皇帝也形成了两套体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可以追溯到查理大帝)属于西罗马帝国和天主教的体系,而俄罗斯沙皇属于东罗马帝国和东正教的体系。
在天主教体系中,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个现象被拿破仑打破了。1804年,拿破仑强迫教皇庇护七世去巴黎为自己加冕。加冕时,他把王冠夺过来戴在自己身上。按照传统,拿破仑应该去罗马,由教皇加冕,这意味着宗教权力高于皇权。拿破仑强迫教皇去巴黎为自己加冕,被教廷视为奇耻大辱。但是,随着民族国家的逐渐形成,教廷的影响力早已下降。
虽然拿破仑藐视教廷的权威,但礼仪上还是有教皇加冕的程序。就像西方人结婚,要有牧师见证一样。既然拿破仑已经称帝,当然不能允许另一个霸权象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存在。1806年,拿破仑强迫弗朗茨二世(哈布斯堡家族,拿破仑后来的岳父)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神圣罗马帝国宣告结束。
但是,奥地利仍然是欧洲强国之一,有着辉煌的家族历史。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属于整个国家的波希米亚王国,有选举人资格),凭借自身的实力,在德意志邦联(神圣罗马帝国)中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并长期获得“皇帝”的称号(1273-1291、1298-1308、1438-1742、1745-)
从1438年到1806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皇帝头衔的时间只有三年。可以说,神圣罗马帝国后期的皇帝称号已经完全沦为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称号。由于奥地利自身的实力以及哈布斯堡家族在德意志联邦中的强大影响力,拿破仑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妥协。弗朗茨二世虽然放弃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但他仍然能够保留皇帝的称号,后来被改称奥地利皇帝(相当于说奥地利皇帝的称号不再是正统,而是正统被法兰西赢得了)。
拿破仑的第一法兰西帝国有一个短暂的生命,但此后拿破仑三世的第二法兰西帝国在法理上继承了他叔叔的部门。德国地区分裂已久,远不能与法国抗衡。因此,法国在欧洲获得了无可争议的霸权地位,无论是实力上还是名义上。1870年,普鲁士在色丹战役中击败法国,第二法兰西帝国随之灭亡。普鲁士选择在法国凡尔赛加冕皇帝,也预示着德国从法国人手中夺回了皇帝的正统地位和欧洲霸权。这个时候普鲁士是新教国家,所以不再有教皇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