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容运营者,做什么,考虑什么,怎么做,是很多人需要考虑的问题。越是复杂的东西,越是难以概括,越是需要建立一个整体的框架,才能更好的理解。否则,瞎子就是瞎子,只知道一件事,不知道另一件事。
见下图:
上图可以理解为内容型产品运营的整体框架思路。一般来说,所有基于内容的产品都有三个核心要素:生产者、信息载体和消费者。
一个标准的内容消费路径是生产者——信息载体——用户消费——反馈(部分通过载体)——生产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内容生态圈。
在制作人环节,运营方需要考虑的是目标群体定位(帮助内容定位,用互联网的话来说就是找自己的调性),如何制作内容(建立制作体系,是PGC还是UGC,如何找制作人等。)以及内容标准是什么。这三点考虑清楚并付诸实践后,初期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
内容产生后(一般要提前规划),要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什么载体?有的载体可能是产品本身,但比如自媒体,你需要考虑在哪个平台发布;如何呈现、组织和维护它是通过图片、文本或语音视频。它们的比例是多少,包括内容更新的时间和频率,内容太多的时候如何组织分类,如何维护平时的内容,如何对用户的反馈做出反应,都是这个阶段需要考虑的事情。
在内容载体上出现后,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更多人知道,这就涉及到推广,如何让用户积极参与,如果是UGC产品,那么这个就很重要,如何调动用户的积极性,让用户自动传播内容。
在这里,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完成了信息的传递,但对经营者来说还没有结束,因为有用户的反馈。互联网运营的巨大价值在于近期与用户的进步,以及对产品迭代和改进的推动。用户消费内容后,用户会做出回应,发出自己的声音。一是用户自身消费行为带来的声音,比如阅读数、点赞数、转发数,二是用户表达的声音,比如消息。
此时,运营商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收集整理用户的声音,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和协调制作方制作更适合的内容。这样,一个内容就完成了它的整个生命周期。至于如何分析用户的声音,暂时能想到的词有:分类、筛选、测试。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内容都是为内容生态服务的,不能割裂来看。内容运营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这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循环。
正文:如果你对企业管理、产品开发、运营推广、人才招聘等感兴趣。,点击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