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的轰鸣声,旧的一年过去了;温暖的春风迎来了新年,人们愉快地喝着新酿的屠苏葡萄酒。
成千上万的家庭总是用新桃子换旧桃子。
这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写的诗《元日》。这首著名的诗反映了除夕前人们在家家户户门前悬挂桃符的盛况。这里的“桃符”,其实就是今天的“春联”。
春联,又称“春签”、“门对”、“对联”,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它用工整简洁的文字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贴春联是中国人庆祝春节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春节来临之际,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广大的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心挑选,在门上贴上最美的红色春联,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联起源于中国周代的“符涛”。据史书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尺,桃木板上写着申屠和雷宇两大邪灵的名字。“正月初一,制桃符,名仙木,万鬼畏之”。因此,在周朝,人们在大门两侧悬挂“符涛”,主要用于驱鬼辟邪。
直到宋代,春联仍被称为符涛,王安石的诗《元日》就是明证。据《宋史·蜀家》记载,五代十国时期蜀主学者新(有人说是孟昶之子孟哲)在桃上题词“除夕在,甲节在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但据失传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莫高窟佛经洞出土,为近代西方强盗斯坦因所盗)记载,这部遗书记载了十二副写于岁时、立春之日的春联,其中“三阳始散,四序始开”为十二副春联之首。是唐代人刘于开元十一年,即公元723年所作,比后蜀宗师孟昶所作的题联早了240年。由此看来,刘的题联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符涛从红木板变成了纸,被称为“春贴”,后来被称为“春联”。古人认为红色预示着吉祥,有驱邪的作用,所以用来制作桃符的桃木是红色的。后来,春联大多是用红纸写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春联和寺庙里的对联一般都是用黄纸做的。)这一汉族民族习俗始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据史料记载,明朝大皇帝朱元璋酷爱对联,贴春联。他不仅自己自由写作,还鼓励大臣们写作。据明代陈《毛云楼杂言》载:“春联自始设。帝都,除夕之前,突然宣布共青贵族的门上要加一副春联,皇帝出行的时候就会出现。”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私访,看到街上家家户户贴着各式各样的春联,喜出望外。但当他走到一户人家门口时,突然发现门上没有春联,他很疑惑。发现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家都是屠夫和阉猪。因为不识字,担心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突发奇想,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之路,一刀斩断是非”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家里人对皇帝给的春联非常感激,如果是珍贵的,就挂在正房中堂两侧。
私底下这个故事有点搞笑,因为据我所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朱迪都是文盲,几个大字都不认识。他们怎么能写出如此别致、容光焕发的春联呢?为了不打扰大家的愉悦,就当是搞笑的笑话来玩吧。
正是朱元璋的大力倡导,使得写贴春联的习俗蔚然成风。
我们的封建社会,从政府到民间,最注重孝道。如果家里有一个老人“老了”(意思是死了),晚辈需要孝顺三年。孝顺期间,一般从那一年开始三年不贴红对联。贴春联可以用白、绿、黄三纸,即第一年要用白纸,第二年用绿纸,第三年用黄纸。第四年孝顺到期后,就可以用红纸贴春联了。因此,白色、绿色和颜色的对联通常被称为“孝联”或“丁愁联”。但有些地方,三年孝期间可以贴黄蓝绿的春联。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春节,万象更新,普天同庆。所以春联除了贴在家家户户门口,猪舍、牛羊圈、鸡鸭鹅、储粮仓房也要贴春联,寓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因此,在过去,人们在春节期间贴春联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