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有个大原则,就是高职称的医生可以代替低职称的医生,但是低职称的医生不能代替高职称的医生。举个简单的例子,手术分级,主任医师可以进行的手术分级涵盖了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可以进行的手术分级。也就是说,主治医师可以进行的手术,主任医师也可以进行;但是有很多手术主任医师可以做,主治医师却没有资格做...
什么是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我国目前对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的定义主要是以出诊医生的职称为标准。专家要求门诊医生要有高级职称,即高级主任医师和副高级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是中级职称,没有资格去专科门诊,而普通门诊的出诊医生的职称是中级以上。请注意是中级以上职称,不仅仅是中级职称。也就是说,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也可以去普通门诊,并不是只有主治医师可以去普通门诊。所以副主任医师甚至主任医师出现在普通门诊完全合法合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门诊医生的构成目前,我国医院的门诊医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门诊部的固定岗位,一类是类似于“兼职”的一种存在。门诊定岗很好理解。有些没有病房的科室是定岗,因为他们的“阵地”是门诊。除此之外,一些有病房的科室也会有一些门诊的固定岗位。这些岗位的医生一般只在门诊部工作,不在病房工作。但这些门诊一般都是专科和特殊门诊,比如我们医院设立的宫颈门诊。他们主要负责宫颈疾病的门诊诊治,不负责后续的住院治疗。门诊岗位一般不分为普通门诊和专科门诊。当然有些医院会做区分,这要看每个医院的具体情况。
所谓非定岗门诊医生,也就是我们在门诊经常见到的普通门诊和专科门诊的医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医生更像是一种“兼职”。因为他们除了门诊还有病房工作要做。一些大学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也有科研和教学任务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生一周只去门诊一两天甚至一两天半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工作远不止门诊。有人认为门诊结束后,门诊医生回家“睡觉”是一种很深的误解。
以外科主任医师为例。他们不仅负责病房诊疗组的工作,查房、手术等。,还要负责本集团医生的实习、培训和进修的教学工作。有时候,他们要进行一些科研项目。一些有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的博士要定期给医学生上课,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职称的博士要带研究生...总之,只要他们想做点什么,就会有做不完的事情!门诊只是他们工作的一小部分。把它理解为“兼职”也不无道理。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门诊是医生的工作,不是真正的兼职。
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为什么要去全科门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很多患者经常诟病的问题。为什么昨天在专家门诊看病,今天在普通门诊看病?他是假专家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的普通门诊和专科门诊的医生已经被“分摊”到病房的各个治疗组。简单来说,病房的医生在完成病房工作的同时,必须腾出一部分人去门诊。在人力充足的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主治医师分配到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分配到专家门诊。但是,人手不足怎么办?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某个科室的病房受其他原因的限制,比如教学、科研、进修、学术交流、轮转、手术等。安排门诊时,某个时间段只有两个主治医师有时间去门诊,但普通门诊需要四个医生,只能由两个副主任医师甚至有时间的主任医师来代替。
还是那句话,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可以代替主治医师,但是主治医师没有资格代替他们的专科门诊。如果没有足够的专科门诊人员,恐怕只能减少开诊数量,主治医师是代替不了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的。这种情况在一些人手不足的基层医院更为突出。一些基层医院甚至经常有主治医生和副主任医师,甚至主任医师“混”在普通门诊。
即使在一些高级职称足够的大中型三甲医院,专家门诊需要的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不仅不够,而且过剩...让这些高级职称的医生闲着,显然是对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不是吗?为了让门诊患者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一些医院还会让一些有时间、有意愿去门诊的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去普通门诊。此外,一些医院还在假期开展兼职门诊,一些愿意在假期继续工作的医生前往门诊。医院的业余门诊有一部分是不分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的,所以自然是专家去普通门诊。
反正只有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上过普通门诊,没有主治医师上过专家门诊。那么,还有什么好说的呢?那些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都在“自嘲”。你挂了普通门诊的号,却享受专家门诊的待遇。你不是应该开心吗?就好比洋河梦之蓝卖给你海蓝的价格,不是你赔钱,而是你大赚了一笔!我真的不能理解一些质疑这个问题的人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