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杀死小明王

丹景山2022-07-09  28

的确,许多学者认为王小明是被朱元璋杀死的。但在豹子眼里,朱元璋杀王小明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也没有足够的证据。

据《明代廖永忠传》:

“初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日,帝责永忠。而国玺的功臣,告诉将军们,‘永忠在鄱阳作战时,忘身拒敌。可谓奇人。但是,好的儒生看得出来我要的是什么,他们被封爵了,不封爵是不公平的。”“元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派去邀、王小明,南下朱元璋的军队,却在途中因翻船而溺死于河中。

朱元璋将此归咎于廖永忠,但很多人联系到朱元璋晚年杀英雄的狠毒残忍手段。由此推断,朱元璋设计陷害韩林儿,嫁祸于廖永忠。这似乎是最终的结论,但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翻船事件是朱元璋指使的,是廖永忠故意为之。

根据当时的情况,朱元璋似乎没有必要杀王小明。

元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明教利用这一形势,在贫农中传教,积极准备起义。

河北汉族山童是一个重要秘密宗教的领袖。他有广泛的追随者,并计划开始起义。

十一年(1351),汉和在颍州起义。士兵们用红领巾裹着头,被称为红领巾军,并选举韩为明朝的国王。接着,徐琪寿辉、徐州李二、彭达、赵军勇等人开始起义。次年,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亚等人起兵响应,成为当地白莲教的领袖。

因为泄密,韩被杀,他的妻子带着儿子逃走了。

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等人迎韩林儿至亳州,立他为宋国名王小明,建立龙凤政权。王小明也成为元末红巾军的领袖。

朱元璋在郭子兴的指挥下,自然属于红巾军,名义上也是韩林儿的部下。

但是,当时天下大乱,这个名字并没有真正的意义。朱元璋自始至终没有向韩林儿称臣,但出于战略考虑,他采用了“龙凤”的称号,表明他是一个反元的叛逆者。

”据《毛明石基》记载:

操曰:“子为京师元帅,张天、毛为左右副元帅。毛说:“君子宁人之身,不可欺也?”所以我不接受。但是,年林的儿子家财万贯,可以依仗,却用他的头衔指挥军队。郭子兴死后,王小明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旭为元帅,妹夫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元帅和右副元帅虽然地位比朱元璋高,但朱元璋凭借军事才能,实际上是这支军队的统帅。

野心勃勃的朱元璋并没有把小明王当回事,但由于王小明在白莲教中的影响,朱元璋只是借了王小明的旗号。

朱元璋采用了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筑高墙,积五谷,慢慢称王”的策略,迅速发展了自己的势力。

此时的朱元璋虽有数百雇佣军,但占据的地盘不多,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面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张、徐虽同为反元武装,但与却是敌对关系。

然而,在北方的王小明和刘福通极大地限制了元军,并帮助朱元璋发展他的力量。

公元23年(1363年),朱元璋发迹的时候,王小明的宋朝却每况愈下。张士诚派遣陆贞围攻安丰,刘福通向朱元璋求助。当朱元璋的援军赶到时,刘福通已经被杀。朱元璋只救了王小明,把他安排在滁州。

朱元璋营救王小明时,陈友谅认为时机成熟,大举进攻朱元璋。结果被乱箭射死,战败。

次年,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当时张士诚已经确立了吴王的地位,所以朱元璋被称为西吴,张士诚被称为东吴。

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东征张士诚。与此同时,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迎接王小明去应天。在瓜洲渡口,船底被悄悄凿穿,小明王沉入河底。

朱元璋宣布不再用龙凤来标记年份,并将1367年称为吴元年。

很多人都认同这个说法,朱元璋是故意的。但在豹子看来,在当时的情况下,朱元璋似乎没有必要这么做。

首先,刘福通被杀后,王小明没有多少权力。名存实亡,几乎威胁不到朱元璋。

其次,王小明的影响力很小,在信徒中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战争时期,信徒四处奔走,失去了宗教凝聚力。

第三,如果王小明还有利用价值,朱元璋可以让他屈服,利用他为自己谋利。完全没有必要杀他。

第四,既没有威胁,也没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朱元璋完全没有必要煽动这么多人。通过制造沉船来摆脱王小明似乎是画蛇添足。如果你真的想杀他,你会不惜一切代价杀了他。

朱元璋完全可以不理会王小明,但奇怪的是,他派人去迎接王小明。这的确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如果不能成为故事,那一定是意外。但这次事故的起因,和王小明一样,沉入了历史的长河。

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朱元璋完全没有必要杀死王小明,因此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但是历史是可能的。没有证据,我们不能绝对说是,也不能绝对说不是。

是真是假,朋友们自己判断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522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