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空的邀请:
昨天刚看了一条新闻,“阆中男子扮演富翁骗滴滴司机,最终被判有期徒刑七个月”。对不起,我又从滴滴开始了。这个特例,只是想说明,败坏的是品德,而不是行业本身。
网约车从业者通过正规平台接单、出车,按照客人知晓并同意的车费标准,不管路程远近、价格高低,安全送达后付费离开,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然,这只是正常的思维。不时听到客人恶意拒付,尤其是距离远,票价高的时候。这自然给网约车车主带来了相当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时间成本、物理成本、燃料成本、过路费、车辆磨损等。,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情支出,平平淡淡的血汗钱和粮食。无论服务态度如何,乘坐是否舒适,如果车主没有重大主观过错,乘客遭受一定损失,确实没有任何借口拒绝提前支付约定的车费。
由此也可以看出相关平台的一些漏洞。第一,流程设置上没有办法防止乘客恶意拒付;二是乘客恶意拒付后有积极可行的后续处理。前者可能还是基于客人不能得罪和相关的信任,后者是基于签约车主的礼貌和责任的规避。
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
1.继续尝试联系乘客,在充分调查订单接单,乘客拒付的事实后,要求服务平台协助追回车费。一定时间后,这笔费用应该由服务平台支付,签约车主不可能将不良后果进行到底。
2.找媒体可以,但一定要事实清楚,证据真实。委托的媒体还能有一定的公信力,如实客观反映,不做表态,对不良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为受骗方争取更多的解决方案和支持资源。我的流量有限,帮不了你。车主可以尝试致电当地纸媒的社会版块,看是否有兴趣报道(这种社会新闻,近年来在各地区的纸媒报道中经常看到,所以上网查一下)。网上也有一些爆料平台,但如果不能引起一定的流量追捧,估计很难有回应(收费的百科也不少,比如“)。
3.如果平台推脱或者不积极处理,就凭手中的证据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虽然案值小,对社会没有太大的破坏性,但始终是违法行为,有联系方式。如果警察出面调解,应该会比较好处理。
所有应得的努力都值得尊重。希望这件事能解决,不要破坏网上预约出车时的好心情。
行走江湖,诚信为本。阅读,点赞,转发给每一个想做生意,规范订单,误信他人的网上车主!